今天是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报告称中国水电开发审批制度存缺陷

来源:财新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点击数: 233

12月24日,自然之友等19家民间环境组织发布《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下称《报告》),回应2013年年初发布的《"十二五"能源规划》中的水电开发计划。

 

2013年是"十二五"计划的第三年。根据《"十二五"能源规划》,2010年至2015年将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至2015年,水电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亿千瓦。

 

《报告》称,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内,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水电开发过程中积极争取参与机会,多次指出现有水电开发审批制度的缺陷、水电站巨大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以及在西南活跃地震带上筑坝的风险。但是,这些过往的经验教训没有完全体现在决策过程中,水电建设打着"节能减排主力军"的旗号加速进发,危及中国江河。

 

《报告》具体指出,中国水电站的决策和审批缺乏存在制度缺陷。报告称,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的环评过程一直滞后于单体电站的上马速度,始终没有对过热的电站开发项目发挥及时的指导和管理作用,审批过程中本末倒置。

 

同时,在江河水电开发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价值、渠道与方法都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环保组织和公众的声音被严重边缘化,信息公开有限。

 

此外,"三通一平"开工规定的制度缺陷造成大多数水电站未批先建的乱象,"三通一平"绑架了项目审批过程,成为电站项目"先上车后买票"的通行证。

 

《报告》还指出,移民安置问题及其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水电行业。随着"十二五"及后续水电开发计划向江河上游和西部腹地推进,移民工作将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民族和谐稳定与水电开发的矛盾将增加移民工作的难度。

 

《报告》称,中国河流的生态系统已遭到严重破坏,水坝建设改变了河流天然的流水生境,直接导致珍稀鱼类的减少和灭绝。上游水电开发蓄水也导致下游河道干涸、湖泊干旱,水坝还会淹没大量肥沃的河谷土地。由于河流丧失自净能力,库区污染严重,梯级大坝的累积影响更导致生物灭绝。

 

《报告》指出,相较于水电开发造成的环境生态影响,为此设立的生态补救措施却形同虚设。金沙江水洛河的开发和小南海水电站上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侵犯,正是无序决策、有法不依的结果。

 

《报告》还提出,中国西南地震风险不容忽视。西南江河特殊的地质构造、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地震频发的特点在过去已经发生过多次烈度较高的地震并引发众多大型塌陷。梯级电站在地震中的连锁反应也是值得忧虑的话题。水电开发决策过程,应遵循审慎的科学原则。

 

《报告》还分析称,应反思水电作为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替代能源的可行性及水电大跃进的影响。在以风电、太阳能等非水能可替代能源的技术和市场都在井喷式发展的情况下,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为由,过热过快上马水电工程的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同时,忽略水电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中间的供给关系,孤立地谈论水电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也是不科学的。

 

"水电开发者豪情满怀的阶段已经过去,我们希望水电部门能够改弦更张、迷途知返,在大坝已经建成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实际发生的问题,一同应对水电开发的后果。"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评论说。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