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中电联发布报告 防霾治霾电力减排更有看头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7日

点击数: 231

中电联发布的 《电力减排研究2013》表明,在雾霾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地区,燃煤为主要污染源,约占排放总量的34%。

 

鉴于电力燃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电力行业污染控制将从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在防霾治霾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力行业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断下降

 

报告指出,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分为直接排出的一次污染源以及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源。由于煤炭燃烧带来大量污染源,所以煤炭消费被指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表示,虽然电力行业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电力行业更是集中开展污染物治理、促进空气质量好转的重要行业。

 

据中电联统计,近年来,燃煤电厂普遍采用了高效除尘和脱硫设施,除尘器效率普遍高达99.6%。报告对火电厂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进行分析,烟气中颗粒物几乎都是PM10,其中PM2.5的比例为五分之一,据此,以2012年为例,对燃煤电厂所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进行估算,2012年电   力行业全年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80万吨。

 

报告同样分析了二次细颗粒物排放。燃煤电厂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水溶性粒子气溶胶,是形成二次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为了达到减排效果,火电厂大规模安装脱硫脱硝装置,脱除效率大幅度提升,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2012年,全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883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6克/千瓦时,好于美国2011年水平。同时,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为4500万千瓦,截至2012年底,累计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为6.8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0%,比美国2011年高30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排放948万吨,比上年下降5.5%,2012年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为0.9亿千瓦,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

 

中国电力工程学会发布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相关政策建议》预计到2015年,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约为795万吨,比2010年下降19.2%;氮氧化物排放约为735万吨,比2010年可下降23.0%。

 

总体而言,电力行业在发展中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断下降,从烟尘控制看,对PM2.5的平均综合去除率可达97%以上,同时对PM2.5源的控制方面达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排放绩效继续下降,有效控制了由电力生产带来的二次生成的细颗粒物污染。且由于燃煤电厂布局远离城市,除供热电厂外,新建燃煤电厂已不在城市建设,原有的老厂通过 “以新带老”、“上大压小”、“替代供热小锅炉”等措施,对减少PM2.5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同控制电力减排的重要方向

 

电力行业虽然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我国雾霾进入高发期的大环境下,形势依然严峻。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国火力发电节能减排水平持续提高,平均供电煤耗、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并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几乎完成了全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其他行业是增排的。而“十二五”对火电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放标准限值比发达国家还严得多。

 

王志轩称,目前,电力行业在有效控制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正大规模开展烟气脱硝,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逐年下降。

 

由于严于其他行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要求,电力行业在单一污染物的控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单一污染物的控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形式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协同控制成为推动污染物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在结构源头上,减少煤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截至201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占总容量的28.52%。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程度,对烟气系统协同设计,联合控制。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对此表示,绿色发展、绿色发电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些污染物必须要被共同控制才能解决包含PM 2.5和臭氧的污染问题,同时这也体现了协同控制的重要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日趋完善,电力行业污染控制将从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将在未来的防霾治霾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