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三峡枢纽运行10年 专家解读抗震安全

来源:中新社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6日

点击数: 241

截至目前,三峡枢纽已运行10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专家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蓄水10年来,三峡工程经受了洪水、地震等多重考验,三峡枢纽工程抗震安全、运行稳定。

 

    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技术管理部高级工程师耿峻介绍说,三峡大坝坝址位于黄陵背斜核部,此黄陵结晶基底区无活动性断裂及孕育中强震的发震构造,是一个稳定程度高的刚性地块。建坝前近2000年历史记载证明,区内地震水平不高,强度小,频度低,属典型弱震环境。根据论证,三峡大坝坝址不存在发生M5.0级及以上地震的可能。


    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枢纽运行部工程师张春光解释说,人们熟知的"震级"并不能用来衡量建筑物屋抗震能力,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通常由设防烈度来表示。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的对某个地区的地表或工程建筑物等的破坏强度,根据该区域距离震中的距离不同而变化。三峡工程的抗震能力不能笼统地说抗几级地震,而是能承受多大地震烈度的影响。


    三峡工程论证认为,库区发生地震的上限为M5.5级,影响到三峡坝址的地震烈度不会超过6度,三峡大坝等枢纽建筑物均按7度设防。


    比如2013年12月中旬发生的巴东M5.1级地震,震中距离坝址约66公里,震中的地震烈度为7度,而三峡坝址区的烈度为3度;几年前的汶川M8.0级地震,震中距离三峡坝址约700公里,震中烈度为11度,三峡坝址区的烈度也仅为4度。


    张春光说,早在1997年,中国三峡集团就开始建立"三峡工程地震监测系统",包括数字遥测台网、地壳形变、地下流体观测网及总站,共四个子系统。地震监测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对三峡坝址和库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常规监测,在台网规定精度的范围内实时记录发生的地震,及时向中国三峡集团及有关部门报送震情变化。


    坝址至巫山培石库段的重点监视区,该系统有效地震监测下限为ML0.5级,震中定位精度可达1至2公里。重点监视区内发生ML2.5级以上的地震,该系统可在15分钟内完成数据处理,并在15分钟内向有关部门速报地震基本参数。


    耿峻说,从地质条件来看,三峡大坝坝址位于黄陵地块,大坝基岩完整性非常好,力学强度高,非常适宜建设混凝土高坝。从设计来看,三峡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大坝设计设防地震烈度按7度,提高了一度;校核洪水按万年一遇频率洪水的1.1倍考虑,确保三峡大坝在遭遇地震和特大洪水下的安全。


    从施工来看,三峡工程建设满足国家和行业规范的要求,有些指标优于或高于国标或行业标准,中国工程院评价三峡工程"一期工程质量良好,二期工程质量总体优良,三期工程质量优良",可谓"先天优越,后天卓越"。


    蓄水以来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大坝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指标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且变化规律合理,枢纽建设物运行安全正常。三峡工程抗震防洪设防标准较高,设计精良施工优质,10年来,三峡工程经受了洪水、地震等考验,实践证明工程是安全的。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