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海上风电抢装大潮落幕之后”系列调查之一“江苏速度”与“江苏规模”领跑全国

来源:江苏经济报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

点击数: 176

2021年末,国家海上风电的电价补贴政策正式结束,在政策“关门”之前,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实际并网情况究竟如何?历时三年的抢装大潮之后,我省及其他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开发又呈现出了怎样的最新格局?新年伊始,本报记者专门赴南通、盐城沿海地区,采访我省海上风电装机并网数字背后的真实景象与进程。

 

当之无愧的““海上风电第一大省”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字: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80万千瓦,全国累计装机约2217万千瓦。据彭博新能源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约1340万吉瓦。可见,去年中国新增装机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三,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记者从江苏省能源局及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1183.46万千瓦,其中2021年当年并网610.8万千瓦,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风电第一大省”。另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海上风电并网总容量累计达650万千瓦,仅次于我省。对比江苏省发改委2019年初公布的24个海上风电项目和670万千瓦的建设规模,2019年初至2021年末的实际开发量已明显超过了规划目标。换言之,在这一轮海上风电抢装大潮中,“江苏速度”“江苏规模”均领跑全国。

 

其中,截至2021年底,南通市海上风电装机量599万千瓦,盐城市海上风电装机量554.2万千瓦。这两市分别占全省海上风电装机总量的50.7%和46.9%,占全国的27%和25%,位列我国海上风电第一、第二大市。在江苏位列第三的连云港(3.530, 0.00, 0.00%)累计装机30万千瓦。

 

为确保600余万千瓦装机的新增风电集群在2021年底前顺利并网发电,在风电场集中的南通、盐城沿海与电力消纳重点地区苏南沿江之间,多条新的大容量输变电线路在一年半内建成。据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统计:2021年12月23日,江苏沿海第二输电通道整体建成投运。这一新通道北至盐城射阳,南至南通如东,全长350公里。包括新建的通海、射阳、丰海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及500千伏通海—扶海、仲洋—丰海—丰汇、射阳—丰汇三条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构成了江苏沿海清洁能源大动脉,来自南黄海的“绿色电力”由此源源不断输往华东电网,进入我省和长三角各大城市的千家万户。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并网海上风电装机量约650万千瓦。规模居全国第二,但与宏大的规划相比,只完成了小部分。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到2020年底,将开工建设不低于1200万千瓦。而该省“十三五”规划目标为:2020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达到800万千瓦。2018年,该省集中核准了31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约1871万千瓦,分布于阳江、揭阳、汕头、湛江、汕尾、惠州等6个市县。仅阳江市13个项目总装机规划即为840万千瓦。2021年度,广东省发改委发布了40个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对比数据可见,迄今广东实际并网规模不及规划目标,2018年核准的31个海上风电场多数尚未建成。

 

福建省海上风电开发规模近几年一直居全国前三位。在2020年底,该省累计并网76万千瓦。相比规划,该省开发进度并未达到预期。

 

至2021年底,山东、浙江、辽宁、广西等地均有海上风电项目并网,但累计装机量均不足50万千瓦,规模远小于苏粤闽三省,尚在起步阶段。

 

补贴消逝前的“海上狂飙”

 

2021年上半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15万千瓦,同比增长102%。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总量1080万千瓦,当年1至9月的数字是382万千瓦。这意味着:10至12月,短短三个月,全国新增并网量高达700万千瓦。电价补贴政策退出之前的最后一年,国内卷起了抢装大潮的狂飙,而且强度与速度在持续提升,愈近年末愈强劲。在增量高居全国前列的苏粤两省,这场海上狂飙更显汹涌。

 

截至2021年4月末,中国沿海八个省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1042万千瓦,江苏、广东和福建位居前三,分别为627.54万千瓦、131.15万千瓦和107.74万千瓦。至12月末,我省与广东的并网数字分别是1180万千瓦、650万千瓦。也就是说,从5月到12月,八个月时间,我省新增逾552万千瓦,相当于此前17年开发总量的88%。自2004年始,我省即率先在全国投建海上风电场。同期广东新增近519万千瓦,是此前开发总量的近四倍。

 

实际上,这场狂飙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已出现于东南沿海,尤其是我省南通、盐城及广东阳江、福建福州等规划项目密集的地区。2020年8月本报曾刊发《海上风电业的“2022关口”》系列调查报道,透露了当时这一市场的炽热场景:“按目前速度,预计今年(2020年)底全国累计装机量超过10吉瓦,是'十三五'规划的两倍”。10吉瓦相当于1000万千瓦,当年已实现。迄今全国的并网总量是这一数字的两倍有余。

 

2021年年底前并网,补贴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85元;否则,去补贴后沿海各省标杆上网电价仅为0.391-0.45元,可以用“腰斩”形容。政策的强力刺激之下,海上风电的狂飙突进延续到了补贴退出前的最后一分钟。

 

“空窗期”背后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近两年的狂飙之下,早在2021年上半年,国内海上风电开发的现有规划资源已使用殆尽,开发规模最大的我省更是如此。通俗地说,这一新能源开发的“空窗期”在政策到期前已来临。

 

提前到来的“空窗期”,一方面给前期已投入大量资源在海上风电领域的能源企业——尤其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带来了新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导致国内海上风电业形成了新一轮的产能闲置甚至是产能过剩。

 

换个角度看,“空窗期”的背后其实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据业内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84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1319万千瓦,占比仅为5%。但2021年1-9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643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82万千瓦,占比逾23%,海上风电开发的增速在明显加快。即使是排名前两位的我省与广东,未来在近海深水区、深远海的开发空间也远超现有并网规模。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