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网站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点击数: 629
在12月6日举行的"三峡传媒清洁能源沙龙"上,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甘复兴教授就长江水环境问题及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为干预河流和水系变迁并非都是坏事,自然变迁亦有利有弊,对改善长江水环境起到重大作用的三峡工程是一个生态工程,其利大于弊。
长江水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关注点
甘复兴首先分析了在中国论水必论长江水环境的原因。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因其流经面积广大,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众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长江流域是我国东西经济大动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在这个范围内实施,长江三角洲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点。这样看来,把解决长江水环境问题的课题上升到国家命脉高度并不为过。
历史已经见证了治理开发长江的重大意义。引领民族复兴的两位历史巨人——孙中山和毛泽东,都对长江特别关心,都有长江梦。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最早提出"三峡建坝"的理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即为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设想。毛泽东对长江情有独钟,亲自召集水利专家,组织论证,思考建设三峡工程的方案。时间从远及近,长江流域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性始终未变,需要始终站在实践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长江水环境问题,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正确认识长江水环境现状
长江流域的重要意义对研究长江水环境提出了高要求,必须摸清长江的环境现状,才能对症下药,针对水环境问题谋划应对之法。长江水环境经过多年自然变迁和人为干预,得到了好的改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甘复兴指出,很多科研人员对于现在长江水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一些大型会议上也作了总结。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归纳的主要条目也不一样,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点: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湖泊富营养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的不利影响。
甘复兴认为以上四点概括前两条合理,后两条不大合适。湖泊富营养化本来就属于水体污染;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并不是水环境内在的问题,将其放大为长江水环境的主要问题缺乏充分依据;而长江水患这一业已存在几千年的长江水环境问题却被遗漏。对长江水环境主要问题的科学归纳一定要有逻辑,并以数据为依托。
甘复兴认为长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其一是水体污染,这是水质问题,表现在长江整个支流水系污染严重,五类、四类水质地域不在少数,干流也有河段劣于三类水质,不能满足各类用水需要。此外,流域不少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情况,情况不容乐观;其二是水患频发,这是水量问题,长江水患频发意指水量难以控制,无法驾驭它就会引发灾害,水量过多导致洪灾,水量过少导致旱灾;其三是水土流失,主要针对长江上游,流失本身不一定都是坏事,自然缓慢的水土迁移曾经形成冲积平原。但现在的水土流失多为短时间的、剧烈的破坏变化,是影响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的不利变化;其四是生态退化,将此作为环境问题之一,因为"环境"的概念比"生态"更宽泛,除人以外都是环境,环境包括了各种生态系统。生态退化有两点主要表现,一是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流域水系里确实存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二是中游地区有湿地生态退化的问题。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有效改善了水患频发问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针对前面说到的长江水环境问题的十六字总结,甘复兴说,任何对这四个水环境问题的改善起作用、有贡献的建设和举措,都是对长江水环境的正贡献,是保护长江的正能量。
他以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为例。他说,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工程建成后保护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免受洪水威胁。三峡工程不仅实现了防洪科学化、规范化、安全化,还对原来长江不可控制的水量发挥了有利的调度作用,通过涝时拦水、旱季补水,对长江的水患频发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改善作用。
正因为能从大型水利工程的效益中看到其对水环境的巨大改善作用,甘复兴直言,他是"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论者,当有人刻意避开三峡工程的生态作用,将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和三峡工程扯在一块儿时,他会客观分析,因为对长江的生态环境有正面贡献的人类活动是保护长江的正面力量。
蓄水十年,上游库区和下游水环境的变化分析
当被问及三峡工程建成以及蓄水十年来,长江上游水库以及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时,甘复兴做了如下分析:
三峡工程的兴建对上游库区的水环境影响是全局性的,使过去的河流水环境类型变成了湖泊型水环境类型。对这种变化不能简单用好坏来评判,而要比较它们的结构、属性和功能的不同,用新的方法研究、管理和解决新类型的水环境问题。河流是一种带状的、流动性水环境,而湖泊是一种面状的、相对静止的水环境。水库是一种新型湖泊水环境,它的水面宽阔也相对静止,但仍有缓慢流动且可以人工调度控制水流速度,同时它一般比天然湖泊深。只要我们科学认识这种新型水环境运动的规律和特性,用心保护和建设,特别是管控好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染,防止发生湖泊水体易发生的水华暴发问题,三峡水库就可以成为水质、生态都良好的水环境系统,充分发挥其蓄水发电、调水防洪、静水通航、秀水观光的功能。
三峡工程对下游水环境的影响则是局部的,其河流型水环境的基本类型没有改变,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三峡水库对下游的水量可以进行调控,有效防止水量失控引起的洪旱水患,而水患频发正是长江特别是中下游最重要的水环境问题,这对中下游水环境改善有重大贡献,同时水量的均匀化使水生境维持均衡也有利于水生态的平衡;但另一方面大坝对河流毕竟有阻断作用,损害了一些水生物(比如洄游生物)的生境,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但目前已在持续采取一些有利措施,譬如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养。
对于这种变化,甘复兴指出,长江特别是从宜昌到湖口的中游水环境变迁很显著,长江故道不断变化,洞庭湖区等也几经改变,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任何河流、水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都会发生改变,并不会一成不变。所以,要客观认识人为干预长江水环境的行为,因为河流自然变迁也有好坏之分,人为干预的变迁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整合科研力量保护长江
总结了长江水环境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甘复兴列出了长江水环境现状的科学评价,长江水环境的污染特征、机制和总量削减控制方法,长江水环境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和有效恢复方法,长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优化调控途径,长江重大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再评估等有重大意义、应优先关注的研究课题。他认为针对长江亚健康的状态,需要及时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流域管理部门等研究队伍的力量,促进融合互通,推动项目衔接和成果共享,将保护长江的正效益最大化。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