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2019科技周:水电学会举办院士进校园科普论坛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3日

点击数: 338

 

5月23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北京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协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水力发电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引领支撑作用,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广大公众,今年的3月14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2019年5月19日-26日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要求各个全国学会积极响应。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水电开发利益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坚持水电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方针,完善水电开发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推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发挥流域水电综合效益,建立健全移民、地方、企业共享水电开发利益的长效机制,构筑水电开发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

 

根据有关精神和要求,水电学会联合华北电力大学申报并组织召开了本次由学会科普传播首席专家陈祖煜院士带队参加的“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也是学会一年一度的“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论坛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某些特点,结合水电的科普宣传,阐述水电开发在我国扶贫攻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论坛开幕式上,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檀勤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分别致词。在主题报告环节,陈祖煜院士的《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风险处置与灾后重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亦楠研究员的《关于西南水电开发的一些思考》、清华大学水利系王兆印教授的《水电开发能否减少地质灾害改善环境?》、张博庭副秘书长的《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等报告精彩纷呈。

 

专家们认为:当前扶贫攻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响应党和国家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号召,用我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宣传相关的科学原理,倡导用最科学的方式,让扶贫攻坚的效果事半功倍,是我们当代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社团组织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王兆印教授在报告中披露,2007年清华大学的973研究项目表明:地质减灾的核心是消能,发育良好的天然阶梯深潭结构,能够自然的消能。所以,它能稳定河床,避免地质灾害。而水力发电的作用,则是通过驱动水轮机把水能转化为电能,更能起到科学的消能减灾的作用。那么水电的消能减灾作用和扶贫攻坚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当前我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中的四川凉山州和云南怒江州,都是水电资源非常富集但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这种现象决不是偶然的。因为,水能资源富集的地区,一般都是山高水急、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其原因正是在于:河水的巨大能量就是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根源。所以,在这些由于山高水急和地质灾害频发所造成的深度贫困地区,开发水电不仅是把当地的环境劣势转化成资源优势的经济开发活动,而且是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灾害、改善当地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专家们强调:水电开发的扶贫作用是巨大的、全方位的,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环境方面,尤其是在某些恶劣自然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方面,水电开发的重要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在论坛交流发言阶段,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基地研究员丁晓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扶贫与社保研中心主任姚建平教授分别作了《美国田纳西流域水电开发与扶贫减困》和《中国灾害救助标准的历史发展和政策启示》的报告。随后,参会师生代表和媒体记者与现场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为增强科技活动周的科普宣传效果,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业内外的十余家媒体参加,并在水电学会的网站上对论坛进行了直播。有关《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的具体内容请参见:http://www.hydropower.org.cn/zt/20190523sdkfyfpgj/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