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4日
点击数: 467
站在全球视野审视我国电力建设企业的蜕变,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生存能力,已经在市场开发度日益提升的大环境中,以不同姿态呈现出来,各有千秋。以项目顶层设计和优化为强项的电力设计院,正在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市场上快速成长;以现场管理和精工细作为主打的施工企业,正在利用数字化建设和一体化施工平台的契机,实现企业核心产品由劳动力输出向管理输出的转型;以设备制造和产品供应为支撑的电力设备企业,正在以技术革命为先导的企业再造中,追寻着重生的希冀。
这一年,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稳步提升。这一年,单个项目的盈利能力依旧薄弱。这一年,的确很忙。
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力求温故而知新。我们找出的这些关键词,希望可以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一点新思考。
第三次工业革命
还没从大数据时代的海洋里醒过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舆论浪潮又起。不管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新能源版本”,还是以制造业“数字化”和“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的“制造业版本”,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世界各国决策者的案头。
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各种工业产品的结合体,看似伟大的变革,往往就是从一次次市场供求关系的调和中演变而来。对于我国电力建设企业来说,要领会和把握这次国际潮流,恐怕还是得从服务市场和产品意识着手,向个性化定制和品牌营销的方向试水。也许,“私人定制”的桥段离我们并不遥远。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的里程碑节点,与2013年日历精准契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5座城市,我们全程关注了新一代智能变从孕育到落地的不凡经历,也为电力行业展现了一次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升级的样板,更为智能电网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更加清晰的蓝图。
全新的设备与组件,意味着现行变电站运行规程和电网管理模式的新挑战;一次设备小型化、智能化,二次系统集成化,意味着传统专业细分化招标模式被改写,电气厂家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打破一次、二次专业设备壁垒的行业洗牌;全方位采用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设备,使得未来的变电站将越来越“瘦身”,意味着变电站设计标准的刷新。
后环评时代
荷兰海关的管理被世人誉为效率最高、稽查最优。这里最体现人类智慧的奥秘,在于海关严格执行对许可企业进出口货物的长期会计审计,进而实现对过港货物的持续关注。变单一处理为动态跟踪,制度上的全周期设计最大限度控制了走私,并为建立精准分析方案打下基础。
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全周期动态把握,数据、经验的积累与反馈往往是驱动科学发展的引擎。
在电力建设领域,这一年,环评数据库的建设进入讨论阶段,后环评“小荷才露尖尖角”。
它站在项目完工的节点上,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的同时,预测项目未来环境影响和环保效果的变化趋势,间接作用于项目决策,为未来的污染控制、区域环境质量提升打下科学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后环评将为未来电建领域的生态保护增加更多保障。
模块化建设
建一座核电站也能像拼搭积木那样简便?是的,这一梦想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今天,无论是结构、系统庞杂的核电工程,还是体量小巧、科技含量极高的变电项目,正广泛地运用模块化施工的建设方式。由此,电力工程建设模式正经历着一次深远变革。
2013年,以“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为主要特点和优势的三代核电依托项目进展顺利。这一建设模式将原来在工程建设现场完成的结构施工转到工厂进行预制,然后运到现场直接拼装,既增加了工程建造的作业面、又提高了工程质量,从而将核电站理想工期缩减至36个月。
无独有偶,变电工程也进入了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的新时代。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为基本模式的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并于去年在全国开展了首批试点。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模式,现场土建湿作业量及电气安装工作量大幅降低,工期和劳动力都较常规建设模式减少50%。
它的到来,说明了我国电力装备的制造技术、加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只有拥有了相当规模能力的运输吊装设备,才能满足大型模块安全便捷地运输与安装;只有拥有了相当水平的加工本领与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大量模块精密对接;只有拥有了相当高的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满足各平行作业面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
设计升级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及时转变发展方式,才能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对企业生存能力的考验。
通过转型发展,电力设计企业能够形成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可以尽快建立以技术、管理为特色的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
现在的机遇,不再是经济形势上行时被动形成的传统机遇。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发展的需求、传统优势的逐步丧失,形成了不改不行、不变不行的倒逼机制。此时,主动自觉地解放思想,踏上时代变化的节拍,在理念、组织、机制、模式、手段等方面改革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实力,就能大有作为;如果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继续沿用过去的老套路,四平八稳,按部就班,严重的困难期将很快到来。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的改变正在影响着电力设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业务,努力开拓非传统业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尽快实现转型发展。
技术监理
对于电力监理行业来说,2013年可称之为技术之年。“技术监理”这一新概念,被放到了战略高度。
在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监理的身影愈加频繁;在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800千伏直流输电等示范工程的建设现场,监理的作用正在凸显;在智能电网、微电网、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前沿领域,监理也在积极跟进。
监理是一个技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人力资源是监理企业的第一资源。因此,提高监理队伍人才素质,提升监理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电力监理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须引起足够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技术交流也成为了这一年众多监理活动的主题。
虽然,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待遇相对较差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电力监理行业。但是,一系列“重技术、重人才”的行动在2013年相继展开,并且效果明显。这种可喜的变化,势必会一步步改变监理在整个工程链条上的位置和价值,提升其话语权和影响力。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