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7日
点击数: 481
文/张博庭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国际上非常著名的环保组织,在全球各地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尤其是野生动植物保护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仅wwf在中国的环保项目,就已经过百,对中国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wwf作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组织,其人员的构成是复杂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由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所主持项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甚至成为虚假的伪环保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2013年6月,由wwf资助的《2013年长江上游联合考察》(下称考察)就可以说是一种不尊重事实、不尊重科学的伪环保。
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考察"是一项伪环保活动呢?首先是有人在利用考察报告的发布,故意制造污蔑长江水电开发的谣言。其次,wwf的官员在随后接受记者调查的时候,不仅没有承认在考察报告发布会上故意造谣的问题,而且还继续用选择性的事实,为谣言辩解。
归纳起来《2013年长江上游联合考察》报告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二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再有一个就是崩溃的原因是水电开发。笔者认为,在这三个结论中只有第二个结论。是实际的考察结果,而另外两个都是人为编造出来的谎言。
先看所谓"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弥天大谎。众所周知,在长江的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只有鱼类。而主要由鱼类保护工作者参加的考察,其结果最多是涉及长江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态子系统。长江除了有水生生态系统,还要有陆生的生态系统,当然还要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几个搞鱼类保护的人员,有什么资格发布长江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结论呢?
当然,出于职业局限性,鱼类保护人员把长江的水生生态就理解成为整个长江的生态,也不是不能理解的。然而,即使是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说法,也是客观上根本就不可能成立的。为了验证他们的结论,笔者特地拜读了他们全部的考察报告,然而,结果却另人十分吃惊。原来他们的考察范围,根本就没有包括被他们宣布为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那个"长江"(即:长江流域的宜宾至上海)。在考察报告的发布会上,突然宣布一个自己没有考察过的河流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这种离奇做法的动机何在,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其次,关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考察结论,笔者还是非常认同的。因为,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严重的水污染,长江的鱼类资源确实已经接近枯竭。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必须要采取措施,也是我们一再想强调的。到是一些反对水电的极端环保组织,故意要掩盖长江的这一现状,并经常以此理由来反对水电开发。例如,社会上关于小南水水电站争论,环保组织反对小南海的"杀手锏"就是,小南海是长江300多种珍稀鱼类的最后栖息地。而据我们了解,某项鱼类资源调查的结果曾显示,小南海的江段只能打捞到18种鱼类。笔者以前在揭露伪环保反水电谣言的时候,就引用过这一信息,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因为散布小南海谣言的还包括人民的记者(赵永新)。而这次考察的结果,恰恰能证明了我所说的才是事实。不过,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濒临崩溃和已经崩溃有着巨大的区别。濒临崩溃可以认为,只是一种对危险状态的形容,而要说已经崩溃,则必须给出确凿的证据。
再有,考察报告中把长江鱼类资源枯竭的原因归咎于水电开发,也是缺乏事实依据的。考察报告所提供的"证据",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为,截止到长鱼办考察时,金沙江上虽然规划了25级水电站,但大多数还尚未开工建设。考察期间,大约只有金安桥和阿海水电站正式投产了,向家坝刚刚完成初期蓄水发电,还远没有达到正常高水位。龙开口、鲁迪拉和溪洛渡等三座2013年投产的水电站,当时都还没有开始发电。因此,考察报告所说的,考察组发现"水电开发把河流截成了一段段不流动的静水"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显然,考察组是把道听途说的某种"景像"当成了考察的"发现"。实际上,根据我国的防洪法,各大水库在汛期都要降低到汛限水位运行。因此,只要在6月那个时间去考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整个金沙江干流将变成一座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的"发现"。
此外,到考察的时候为止,金沙江不仅只有3座水电站完成蓄水发电,而且时间最长一座水电站(金安桥)的蓄水发电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半。而一般鱼类的生命周期,至少应该有几年。如果在蓄水后的这段时间内,并没有人看到,或者听说过水电站蓄水后鱼类大量死亡的情况。因而由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目前的金沙江鱼类资源稀少的状况,应该是在第一座水电站建成并蓄水发电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因此,按照逻辑推理分析此次考察的结果,恰恰能够说明,金沙江的鱼类资源的减少,不是水电开发造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考察"的两项错误结论,都是建立在虚钩事实基础上的谣言。然而,当这些虚假的考察结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论之后,有记者去采访WWF的官员雷刚的时候,雷刚不仅没有承认在考察报告中故意造谣的问题,而且还继续用不完整的数据为谎言辩解。例如,为了证明长江生态已经因为水电开发而遭破坏,雷刚说"以四大家鱼为例,1997-2002年三峡水库蓄水前,监利断面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5.87亿尾、27.47亿尾、21.54亿尾、28.54亿尾、19.04亿尾和19亿尾,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坝下水文条件变化等原因,监利断面四大家鱼产卵规模明显下降,2003-2009年卵苗径流量分别为4.06亿尾,3.39亿尾、1.05亿尾、2.31亿尾、0.89亿尾、1.82亿尾、0.42亿尾,繁殖时间推迟到7月上旬,已形不成苗汛。"
然而,事实上虽然在三峡蓄水的初期,确实曾经有过鱼苗大量死亡的现象,但是,现在早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2013.09.05)《中国科学报》在"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直指水电谋杀生态"一文中,就曾披露"2011~2013年,三峡集团实施了3年生态调度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从2009年的0.42亿尾回升至4亿多尾"。不仅如此,(2014-01-11)新华社记者,也报道了"三峽工程生態調度達到預想效果四大家魚現'魚卵汛'"。总之,目前的客观现实是,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已经恢复到三峡初期蓄水时期的水平,鱼卵汛已经恢复。总之,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的事实分明是,即使是长江的水生生态也正在逐年好转,然而,雷刚先生却选择性的应用某一阶段的"事实"来证明,考察报告中污蔑水电开发的谎言。
某些Wwf官员通过资助项目,进行反水电的宣传炒作,并不是首次。2007年由wwf资助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就出现过个别人利用报告的发布,污蔑水电开发的情况。2007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二届长江论坛上,由中科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居然明确的指责说"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和水电建设工程","强烈的干扰了自然演变规律"。对此不符合事实的措辞,我们向水利部的领导提出了质疑,希望他们能提供出具体的研究证据。水利部的同志答复说,以前的项目报告中确实有过这种不严谨的表述,不过他们早已经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的这些污蔑水电开发的内容删除了。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第二届长江论坛的新闻通稿中,有人又偷偷把这些污蔑水电开发的内容,加了进去,并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污蔑三峡水电的一些数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该报告中曾列出具体的数据,说三峡建成后导致了长江的水质恶化。不过,尽管当时国家还没有公布2006和2007年的水资源公报,但是,仅从2004 年和2005年的水资源公报比较,我们也能发现:2004年是三峡完全蓄水后的第一个年份,其水质情况与2005年的比较说明,长江劣五类的水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水平,下降了1.3个百分点,而三类以上的优质水体,却比2004年的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即数据说明:三峡蓄水后,长江水质情况总体有所好转。而《报告》中却故意回避了能够说明问题的最新统计数据,而是引用蓄水前十年的数据因而制造出所谓"三峡和南水北调等工程,严重地干扰了自然规律"的"证据"。
长江区 |
劣Ⅴ类水体占% |
符合和优于Ⅲ类占% |
2005年 |
14.3 |
72.5 |
2004年 |
15.6 |
72.4 |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