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21全国科普日,水电学会科普“抽水蓄能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

点击数: 1396

 

为了响应中国科协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号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根据今年全国科普日确定的“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主题,紧密结合能源行业内当前的社会热点,确定了今年水电科普活动的主题为:与国家能源转型紧密相关的“促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做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称:双碳)的庄严承诺。然而,由于人类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而当前人类开发、利用和获得各种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所以,世界各国都认为能源电力行业的碳中和是全社会碳中和的前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电力碳中和之后,还需要大约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通过电能替代,才能逐步解决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各个行业的零碳排放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党和国家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双碳”目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一是到2030年我国风、光发电装机将超过12亿千瓦;二是“十四五”严控煤电,“十五五”煤电比例要逐年下降。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这两项指标能够如期完成,那么我国有望在“十四五”期末就基本实现碳达峰。同时新增的大量可再生能源装机,也基本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能源需求。不过,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应对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带来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如何保证不确定的风、光发电能够满足电力负荷的正常需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储能”。

 

不过,业内人都知道,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化学储能技术还难以在大电网中广泛的应用。锂电储能技术虽然成本上已经问题不大,但其安全性和耐久性还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的要求。据新闻报道,仅仅今年以来,北京丰台的大型储能电站和澳洲最大的化学储能电站,都先后发生了爆炸和大火。氢能也被业内认为是比较可行的储能方式之一,但目前电解水制取绿氢的成本还非常高,基本上无法大规模的使用。所以在业内,世界各国都认为目前电力系统中最有效的储能方式还是“抽水蓄能,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2021年9月9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为了更好落实规划,向社会各界强调落实规划对于保证我国两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于科普日期间的9月17日,共同组织召开了一场“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本次科普座谈会的重点,并不是解释抽水蓄能的具体技术和机理,而是要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抽水蓄能的发展对于我国能源电力转型、以及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本次抽水蓄能科普座谈会的组织召开,受到了学会和国内同行高度重视,学会副理事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主持会议;学会理事长张野到会致辞;学会负责科普工作的副秘书长作了《大力发展抽水蓄能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当务之急》的专题科普报告。

 

座谈会邀请到了国内抽水蓄能行业的众多权威专家,深入探讨抽水蓄能行业的管理、投资、装备制造、设计等涉及全产业链的各方面问题。来自国家能源局等管理部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投资方,哈尔滨电机、东方电机等著名设备制造企业,以及有关设计单位代表,纷纷在会上发表了有关见解。通过座谈研讨,与会专家人员对我国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如期完成充满信心。

 

为增强科普效果,本次座谈会采用了现场交流+网上视频和文字直播的方式。现场参会的领导专家有40多人,至会议结束时参与线上观看直播和交流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起到了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报、中国改革报等10余家业内主流媒体参会并进行报道。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