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0日

点击数: 365

已完成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


■本报记者 董梓童《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11月08日   第 08 版)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CNESA”)数据,截至10月底,我国储能项目规划建设规模已达2170万千瓦/4340万千瓦时。2020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首次超百万千瓦后,上半年新增装机30.22万千瓦/62.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储能产业完成了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具备了向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步建立。”CNESA高级研究经理宁娜说。

 

具备规模化发展基础

 

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储能一直深受市场和产业的关注,但没能摆脱新增装机容量较小的情况。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不同,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将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分成了六个阶段。截至2019年底,在31个省市区中,北京、重庆两市可再生能源占比在0%—3%,处于第一阶段;广东、上海等20个省市为3—13%,处于第二阶段;新疆、吉林等8个省区为13%—24%,处于第三阶段;青海占比在23%—50%,处于第四发展阶段。

 

IEA指出,在第三阶段,电力供需平衡难度加大,需要增加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改造的投资。第四阶段时,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提供频率响应服务。

 

“过去10年,储能产业通过实施科研计划等方式,实现了技术验证。同时还开展了一批示范项目,探索了用户侧、发电侧、电网侧不同应用场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需求逐步提升,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宁娜介绍。

 

新增项目呈倍数增长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高,储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规模约达3560万千瓦,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90%。新型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成为市场增量的主要贡献方。”宁娜表示,今年以来,电化学储能也延续了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上半年,国内新增新型储能(包含规划、在建和已运行)项目257个,规模超1180万千瓦,数量和规模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6倍和9倍;10万千瓦以上规模的项目数是去年同期的8.5倍,百万千瓦级别项目也被列入开发日程。

 

5月,国家能源局发文,首次将新型储能作为市场化并网条件之一。今年以来,已有21个省份分布了风电、光伏开发建设方案;14个省市区明确了2021年风电、光伏指标,合计容量约为1.28亿千瓦,若这些可再生能源电站均以10%/2小时的规模配置储能,则装机规模将达到1278万千瓦/2556千瓦时。

 

据记者统计,前10月,已有贵州、甘肃、河南等12个省市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配置储能提出明确的规模要求,预计上述规划将支撑未来国内2170万千瓦/4340万千瓦时的储能装机容量。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表示,未来10年,中国储能市场将领跑全球。2021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规模将增长129%;2021—2030年,将增加约1.7亿千瓦的储能装机。

 

商业模式逐步建立

 

储能商业模式不健全一直为人诟病,随着政策的完善,问题正逐步缓解。

 

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提出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不低于20%。截至10月,贵州、宁夏、安徽、云南等13个省区先后出台了完善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通过拉大峰谷价差、优化峰谷时段来调节用电负荷。

 

CNESA测算,若用户侧储能系统一天两充两放,且峰谷价差在0.6元以上,可以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在上述13个省区中,11个省区的最大价差均高于0.6元。其中,2个省区价差在0.7—0.8元之间,3个省区价差在0.8—0.9元之间,广东价差甚至超过1元。

 

为应对夏、冬两季的电力紧张,各地政策也越发重视对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可调负荷等资源的整合与支持。如安徽出台的《关于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和需求响应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制定了分钟、秒级的需求响应补偿标准,并提出对可调容量进行补贴。此外,一些地区还专门提出对储能项目进行资金补贴。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储能领域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国内储能产业相关投融资金额正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储能产业投融资资金来源也在扩大,包含大型电力集团、民营光伏企业、地方政府、IPO上市、风险投资等。这些资金大多用于锂电池扩产、更多商业模式的探索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市场化。”宁娜说。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