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点击数: 388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到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
“十三五”期间,我国推动发电企业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上述《通知》显示,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煤耗为305.5克标准煤/千瓦时,比2010年下降27.5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64.5克/千瓦时。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目标温和务实、可操作性强,但需重视电厂经营压力下的改造资金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应避免“一刀切”,多举措助力政策平稳落地。
可操作性强但要避免“一刀切”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目前煤电的蒸汽参数已由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高温超临界,发展到超超临界和高温超超临界;发电净效率从低压机组的20%,增至超超临界机组的48%,发电煤耗从500克/千瓦时下降到250克/千瓦时。
《通知》明确,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
上海发电成套设计研究院火电中心副主任兼总工陶丽告诉记者,对于新建煤电机组,《方案》要求的指标比较容易实现,当前新建机组基本都能达到该指标。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忠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该文件目标相对温和且务实,可操作性强,现在成熟技术基本可以做到。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法华认为,小机组将逐渐退出,同时《通知》中处处体现的“节能”,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
在当前各地燃料、环境等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具体方案如何落地?陶丽称,各地要尽量避免“一刀切”,“针对高硫煤W火焰锅炉、燃烧劣质煤的循环硫化床锅炉或空冷机组等,应适当放宽指标。”
以亚临界机组为例,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运亚临界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约1/3,这类机组一味关停既不科学也不经济。“亚临界机组煤耗指标虽不及超超(超)临界机组,但在深度调峰方面具有优势,稳定性较高,可优先挖掘其供热潜力、深度调峰等改造,而非一味追求煤耗指标。”陶丽说。
资金压力需政策支持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节能降耗改造不仅仅是一项末端治理设施,更是系统工程。“实现连续稳定的超低排放并不容易,系统升级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成熟的技术研发以及较长的改造周期。”
陶丽认为,对于非供热亚临界机组,若满足300克/千瓦时的目标要求,须进行大幅度提升参数的改造,锅炉主要受热面、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同时配合热力系统、冷端及余热利用等,30万千瓦等级机组改造费用通常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改造投入巨大。“改造费用高、投资回报不理想,尤其在煤电机组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节能改造将进一步推升资产负债率。”
《通知》指出,探索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探索创新煤电机组节能改造技术,及时总结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先进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应用。冯伟忠表示,亚临界技术改造已获重大突破,煤耗下降幅度可超过10%,同步具备20%负荷深度调峰能力。“传统技术改造机组,若提高主蒸汽压力,不仅要拆除更换整个锅炉,其他高压承压部件也需全部替换,代价极其昂贵。这是目前‘跨代升级改造’无法推广的主要原因。《通知》中推介的技术区别于此,只需部分改造而且可避免重复改造。”
即便如此,节能降耗改造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朱法华表示:“超低排放改造之初,推行难度不小,投入环保设备要花钱,设备投运后日日有支出,但随着环保电价推行,企业积极性逐渐提高,可见激励政策的重要性。《通知》提及的改造要求也是这个道理,需要完善的价格体制和政策激励,形成长效健康的市场体系。”
多举措助力政策平稳落地
《通知》提出的煤电节能降耗改造要求,各地如何落实?陶丽建议,对煤电改造升级重大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适当给予资金和税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煤电改造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电改造升级给予优惠信贷,支持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煤电改造升级等。
“各地应根据区域煤电机组能耗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煤电能耗指标。综合节能改造还应兼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不应采用‘一刀切’政策。此外,电网调度导向为竞价上网,让煤耗低的机组发挥主力作用,煤耗高的机组发挥深度调峰及备用作用。”陶丽说。
冯伟忠建议,要保证节能降耗数据真实,建议相关部门统筹统一监测煤耗数据,严格把关。“同时,对即将服役满期的亚临界机组要尽快明确延寿政策,避免改造完成而不能延长服役的情况出现。”
朱法华认为,当前五花八门的技术路线,不免让发电企业眼花缭乱。“为推行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部2017年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1-2017),为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节能降耗改造也需相关技术参照,助力《通知》平稳落地。”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