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6个月建起一座变电站——南方电网首座特重冰区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投运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8日

点击数: 435

又一座崭新的变电站,在乌蒙大地上拔地而起。3月29日19时,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小河村,220千伏塘房智能变电站经3次冲击测试正常后,正式投入运行,强劲的电流随着根根银线涌向乌蒙大地,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镇雄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金腾越、银镇雄”,在历史上与滇西腾冲共享美誉的镇雄县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滇东北乌蒙大地上,因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早在20世纪末就跻身中国百万人口大县行列。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镇雄县36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70余万人,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


  昭通市镇雄县主要由220千伏镇雄变供电,近年来,随着镇雄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网负荷节节攀升,原有变电站已无法满足区域正常发展用电需求,自2019年起已经出现重过载,随着片区煤矿复产、高速公路施工、南部新区用电等负荷增长,220千伏镇雄变无法满足供电需求和可靠性需求。


  “建设220千伏塘房(安东)输变电工程迫在眉睫,是镇雄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南方电网云南昭通供电局规划建设管理中心经理陶则勇介绍,“十四五”期间,镇雄县用电负荷将由现在的38万千瓦增长到70万千瓦,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缓解镇雄县用电紧张局面,满足区域供电负荷需求,对化解镇雄片区供电受限存在的一级电网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塘房变具备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在线监测、远程操作、故障智能预警等功能,比以往的变电站更加先进、可靠、低碳、环保。由于地处30毫米以上的重冰区,变电站还安装了一套直流融冰装置,电缆出线间隔也采用了抗冰冻能力强的保护套管,既能有效保护电缆不受低温天气破坏,又能增加电缆使用寿命,这对于极易遭受冰雪凝冻灾害侵袭的昭通电网来说,无疑是个“定心丸”。


  3个月选址 6个月建成


  一般而言,变电站选址除了结合电网网架分析,满足建成条件,利于远期规划出线,还要尽量避开基本农田、生态红线、人员密集区等区域。


  “这里村庄密布,每平方公里450人,人口太密了。”昭通供电局电网规划与建设部副经理张国权说,人口稠密造成了变电站的选址之困。另一方面,镇雄地区无坝区,半山区、山区多属高寒山区,极端地理、气候条件更让选址雪上加霜。


  为此,昭通供电局先后派出5批近百人开展拉网式踏勘,历时3个月,初选站址22个,经层层筛选后最终选定距离县城8千米的小河村作为220千伏塘房变电站站址。


  选址不易,施工更难。据了解,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正常的施工周期是一年半,而塘房变的施工时间只用了6个月,在云南电网建设史上堪称“疾速”。


  “220千伏塘房输变电工程建设周期极短、建设成本极高、施工难度极大、技术工艺极复杂。”昭通供电局第二业主项目部经理孙大林面对四“极”心中更急。


  首先是气候条件恶劣,每年9月后,镇雄就入冬了,大雾、冷雨天气居多,11月后局部地区开始降雪,增大了施工难度。其次,地质条件恶劣,变电站处于地质汇水坡面,岩土结构不稳定,需要打40根大直径抗滑桩来稳定基础。因地下水丰富,土质不稳定,打桩成为土建施工中最难的部分。而变电站的施工期只有短短6个月,施工的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


  昭通供电局先后投入了上千人的施工队伍进行大会战,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塘房变共产党员突击队,并同施工、监理、设计开展党支部联建,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率先示范,以最饱满的精神、最认真的态度、最严格的管控,抓好基建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参建各方始终坚持以“安全、优质、高效、精益”为建设目标,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奋力推进项目建设,与时间赛跑,向工艺要效率。


  “浇筑40根大直径抗滑桩、264根工程桩只用了98天,焊接及组装钢材3666吨,展放线路55千米,铺设电缆110千米,新建铁塔235基。”工程建成时,项目经理孙大林逢人就展示成绩,充满自豪。


  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克服工期紧,气候条件恶劣等困难,战胜了夏季暴雨和冬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通过196天的紧张建设,工程提前竣工。


  “塘房变是南方电网公司第一座30毫米特重冰区的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将为中国南方特重冰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供有益范本。”陶则勇表示,该变电站也将为镇雄境内隆黄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用电保障,为镇雄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