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范思立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2日
点击数: 479
针对当前的雾霾问题,社会上呼吁应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然而,应该从何种能源品种切入、具体如何实施?能源各方出于不同立场考量,其态度亦莫衷一是。
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几位业界专家。王亦楠开宗明义:“实现我国承诺的2020年的二氧化碳降低45%,就要去煤化,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发展水电。”
社会文明与储水能力成正比
贾金生:我国水库大坝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很详细的研究,水库大坝人均库容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对比。最后的结论,跟发达国家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储水设施建设。
王亦楠:世界人均库容水平为580立方米,发达国家人均库容为3184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水库库容仅为520立方米。
张博庭:根据2007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各国水资源开发状况与人类指数基本上成正比。当前全世界的现实几乎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越好。
例如,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我国相似。目前中国虽然水坝数量名义上比美国还多,但是水库总有效库容仅为美国的一半,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中美差距在十倍以上。由于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我国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速储水设施建设,提高水库蓄水和调节能力。用水库蓄水调节水资源,是同时解决水多、水少问题的唯一途径。而且,我国洪涝、干旱灾害交替频发,都是蓄水能力不足的原因。
影响和破坏生态的不是水电
王亦楠:世界水电平均开发程度为35%,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平均在70%以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普遍较低,例如非洲仅为8%,而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仅为34%。
贾金生:当前很多人认为河流干枯的原因是水电开发的现象,造成河流干枯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经济的增长、城市化发展这三大要素。现在全世界每年人口增长需要递增的水资源量是640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要用掉一条黄河。
张博庭: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是人们对水电开发的最大疑虑。然而,产生这种疑虑的原因,一方面是国际社会曾经历过误解水电的过程。很多那个时期出台的正式文件,至今还误导着人们。除此之外,误解水电的另一个最大原因还在于,不能科学、全面地了解“水与能源”的关系。
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遭遇到了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匮乏、化石能源的污染排放严重的威胁。然而,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科学地开发水电,几乎是唯一能同时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方式。
仔细分析,所谓“水电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不是水力发电本身造成的影响,而是大型水库的影响。然而,只要现代人类社会不想遭受毁灭性的洪水和干旱,就必须要接受这些所谓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存储洪水所必需的代价,这就像种粮食必须占用土地的道理一样。
与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水资源调控来说,水电的能源作用,甚至可以认为是附加的。
我国水电发展不能再耽搁
王亦楠:我国水电发展缓慢,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不得不建立在煤炭消费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生态环境的尖锐矛盾。
贾金生:迄今为止,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就经历过水电从“积极开发”到“有序开发”后又回到“积极发展”的变化。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就曾有一批大型水电站建设被搁置和叫停。而且,“十二五”时期的水电开工规划目前来看也难以完成。
张博庭:这种水电发展受阻的结果,大大刺激了我国火电建设和煤炭需求的增速。以至于在我国的火电比重增速过快,能源结构急剧恶化,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王亦楠:水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里面最经济和开发程度最高的能源。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基本上都在80%,优先发展水电是发达国家走过的成功之路,只是近几十年反复发作的石油危机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才促使它们转向开发风能、太阳能技术,不得不降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去使用昂贵的新能源。
我国水能资源才开发了50%,每年将其余1万多亿千瓦时的清洁水能付诸东流,然后大量建设燃煤电厂去承担这部分发电量,每年为此增加6亿多吨原煤的采掘和运输量、多排放十几亿吨二氧化碳、并造成了直接危及我们每个人健康的严重空气污染。
水资源的问题是生存问题,必须建设大水库,提高我国蓄水能力、水资源调控能力;电力的问题是发展问题,必须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转型。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