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点击数: 456
■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长江货运量已位居全球内河第一,但还有很大潜力。要加强航道疏浚治理,提高通航标准,推广标准化船型,增强长江运能。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使长江这一大动脉更有力地辐射和带动广阔腹地发展。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
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域(来源:百度百科)
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李克强与大家热烈讨论。
李克强指出,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中西部具有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李克强指出,长江货运量已位居全球内河第一,但还有很大潜力。要更加注重发挥水运成本低、能耗少的竞争优势,加强航道疏浚治理,提高通航标准,推广标准化船型,增强长江运能。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使长江这一大动脉更有力地辐射和带动广阔腹地发展。
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建立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完善长江流域大通关体制,更好发挥市场对要素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把建设长江经济带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使各项举措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增强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带动创业就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李克强指出,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要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在全流域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促进水质稳步改善,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延伸阅读:
1、什么是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构想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2013年9月发改委和交通部起草《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继沿海大开发、西部大开放、中部崛起、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之后,又一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发言中,将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并列提出,意味深长。
根据最新的规划,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九省两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有四大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2、战略地位如何?
长江经济带作为纽带,既连接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又与其他两大经济带形成呼应:一方面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平行并进,另一方面与沿海经济带形成“T”字形联动。未来将形成沿海、沿边、长江流域同时开发,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格局。
3、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有多大?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流域面积占全国18%、人口占全国36%、GDP占全国37%。
专家预测,在本世纪的战略机遇期内,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将保持8%左右,而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4、有何产业优势?
长江流域资源优势明显。首先,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居世界第三位。其次,该区域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以及众多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等,开发潜力巨大。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布局了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电子、建材等一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企业。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合肥、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等重要城市的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工程、自动化技术等领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优势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此外,长江流域大农业优势也很显著,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5、长江流域在历史上地位如何?长江经济带如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便出现了水稻种植,三国时期一度被称为“蛮夷之地”,后随着秦汉的开发和北民南迁,经济不断繁荣。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已取代中原成为中华经济的中心。
建国后,长江流域依旧是全国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之一。不过,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高度不均衡,长江上中下游除水运经济互补外,并未形成实质经济体。于是,“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呼之欲出。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