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公路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6日
点击数: 416
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入 21世纪,我国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电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我国水电进入高速发展期。
发展和转型背景
水电开发形势分析
2004 年,以公伯峡 1 号机组投产为标志,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 1 亿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2010 年,随着小湾水电站机组投产发电,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 2 亿千瓦,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 ;截至2012 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 2.49 亿千瓦(含抽水蓄能 203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 21.7%,稳居世界第一水电大国。
"十二五"时期,全国计划新开工建设水电 1.6 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 4000 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容量 7400万千瓦。到 2015 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2.9 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 2.6 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 3000 万千瓦,建成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 48%。其中,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1.67 亿千瓦,占全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的 64%,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为 38% ;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5900 万千瓦,占全国的23% ;东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3400 万千瓦,占全国的 13%。中、东部地区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达到 90% 左右。
到 2015 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 30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中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分别达到 2070 万千瓦和 800万千瓦,西部地区达到130 万千瓦。
但是总体来说,东部水电开发殆尽,中部所剩无几,西部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因环评原因放缓节奏,水电开发黄金时机已过。
大型监理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1.监理现有市场空间狭小由于我国固有的国情,现阶段工程建设中的全过程管理服务被分割。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须由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具工程咨询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承担;实施阶段的招投标工作,须由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工程设计单位或者业主承担;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则由工程监理单位承担。还有一些项目的造价控制已转由专门的造价咨询单位承担,致使很多监理服务被局限在施工阶段,甚至被局限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某些责任重大方面的监督管理。某些项目由于监理范围与施工承包范围不一致,致使监理工程师不能通过系统的管理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2.监理责权利失衡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监理单位除原有责任外还承担了安全管理的连带责任。从工程建设的完整性来说,监理责任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外延是合适的。但在司法界,由于责任界定不清,监理的安全责任被无限扩大,有关部门对监理处罚不当或处罚过重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监理人员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而锒铛入狱。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类注册工程师中,监理工程师的收入处于垫底位置,远低于设计人员。低收益、高风险,不仅严重挫伤了监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致使业内一些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3.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激烈自实施建设监理制以来,全国各地监理单位如雨后春笋,水平良莠不齐。为了企业的利益和生存,参与投标竞争的监理单位行为不规范,如低于成本竞争,围标、挂靠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造成多年来监理费收费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现象,监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低下,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监理工作,监理水平难以提高。
另外,有些业主单位总认为监理介入后会削弱自己的权威,觉得是自己投资搞项目,为什么要找个管家呢?但碍于国家的法规又不得不找家监理走走过场,帮自己管工程质量和安全,但其他的经济权自己要牢牢控制。
4.监理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继续教育,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监理从业人员长期在工地现场,只重视实践而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视野狭窄,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虽然大部分监理单位已经通过旨在提高监理服务质量的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质量有监督,但明显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企业普遍缺少综合管理、经济、技术、法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监理单位提供的服务雷同,管理模式雷同,缺乏核心竞争力。
5.国家鼓励监理单位创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监理行业存在的现状,除监理单位自身素质有关外,还与市场环境有关,监理单位只能承担工程实施过程的一部分业务,离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越来越远。随着建设投资多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停留在施工阶段监理的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在这种现状下,2008 年 1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大型工程监理单位创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市〔2008〕226 号),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工程监理单位创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监理单位应抓住机遇,反思行业现状,从企业自身找原因,不等不靠,加大投入,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
大型水电监理企业特点
1.起步早在国家建设部正式推行建设监理制度前,早在上世纪80 年代至 90 年代,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鲁布革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水口水电站等利用世行、亚行贷款的项目开工建设,为适应工程建设管理需要,就在合同管理方面引入菲迪克合同文本,水电项目在管理上也开始尝试设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试点工作,与国际工程咨询行业接轨早,联系紧密。
2.集中度高自国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水电监理企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目前营业规模过亿的大型监理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下属几家监理企业(华东咨询、二滩国际、西北监理、中南监理等)以及长江委监理中心、三峡发展、二滩建设等,这些大型水电监理企业承担了约90%以上份额的大型水电监理任务。
3.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大型水电监理企业大多依托具有综合勘测甲级资质、综合设计甲级资质的大型设计院或大型水电投资开发公司设立,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在监理企业百强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4.监理工作要求高水电工程投资大、规模大、工程量大、环境艰苦、建设周期长,项目多远离后方基地,现场工作无法依托后方,主要靠现场监理中心自行解决,对监理人员尤其是主要人员素质要求高。现场监理机构投入的监理人员数量多,专业配套齐全,一般大型的水电监理项目配备了水工、水利水电施工、施工机械、地质、测量、材料试验、金属结构、水动、电气一次、二次、调试 / 试验、安全工程、水保、环保、概预算、合同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监理部人员动辄百人以上。
5.管理相对规范大型水电监理企业大多推行全面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总监理负责制,监理工作制度健全,监理工作规范标准。
在监理工作中采用了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如水电监理信息标准化管理系统。水电监理信息标准化系统是一套具有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特色、基于监理项目信息管理的项目管理系统,系统针对性强,可以对任何具备项目管理特征的水电建设工程实现通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监督、环保水保、计划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综合统计的信息管理目标。
大型水电业主大多长期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熟悉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愿意采用"小业主、大监理"管理模式,给予监理单位充分授权,监理是现场管理的衔接中心,监理工作是水电工程建设不可或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的生存环境
水电资源开发的条件越来越差,监理企业成本上升"十二五"时期,水电开发的重点是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中游、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等流域 ( 河段 ),并启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等流域水电开发工作。水电资源的开发条件越来越差,尤其是西部高原地区,监理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企业成本不断上升。
行业收费偏低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定额站颁布《水电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标准(2007 年版)》,水电工程建设监理费费率标准见下表 :(见表格)
目前,水电监理市场主要执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建设部 2007 年 3月3日联合下发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中的收费标准,监理浮动系数基本为下浮 20%,部分竞争激烈的项目下浮接近概算的 50%。水电工程监理项目实际收费水平与《水电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标准(2007 年版)》概算监理费用差距较大,收费偏低,企业利润空间小,不利于水电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理企业同业竞争加剧,急需拓展发展空间国内监理企业如雨后春笋, 监理企业近年来竞争日趋激烈,同样,大型水电监理企业经过 2002 年至 2012 年这10 年左右黄金期的发展,其企业规模、营业收入、人才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营业规模都达到亿元以上。为了保持企业规模,水电监理企业间同业竞争不断加剧,急需拓展水电以外的市场发展空间。
发展和转型面临的问题
意识不够,转型愿望不强烈得益于前几年大力开发水电,当前水电监理企业的业务基本饱和,每年承接监理合同额 1 亿元以上的水电监理企业不在少数。由于业务相对饱满,企业生存环境较好,转型的愿望并不强烈,大部分水电监理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仅限于口号和愿望,并没有把转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对于转型的意义和目的宣传不够,大多数同志的思想观念大大落后于转型的客观需求,习惯性思维根深蒂固,没有做好转型的思想和业务准备。
职权所限,发展主动权不够大型水电监理企业大多依托具有综合勘测甲级资质、综合设计甲级资质的大型设计院或大型水电投资开发公司设立,在管理上一般隶属于设计院或开发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和愿景应与上级单位一致,即水电监理企业的定位往往由上级单位确定,是否转型、是否拓宽业务渠道,主动性不在监理企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监理企业行业地位日益下降,再加上监理服务费低、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造成水电监理行业大量优秀人才转行至设计、施工、管理等行业,监理企业人员流失严重,青黄不接。多年来,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性质以及岗位职责的细分,使得水电监理企业人员综合能力不强,缺乏既懂合同和商务,又懂工程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匮乏,难以满足转型业务发展的需要。
行业壁垒使发展空间受限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都有自己的监理企业,各有一套本行业的资质申报、业绩认证体系,虽然工程建设大同小异,但行业交流一般只局限于业内,缺乏跨行业的横向交流,如水电监理企业在地下洞室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但要进入地铁行业难度很大。监理企业要转型成综合性工程项目咨询管理企业,不应只在行业内从业,而应突破行业限制,促进企业多元发展。
地方限制阻碍企业发展目前,不少省市为了地方利益,限制外地监理企业进入当地市场。监理企业在外省市发展,须在当地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并办理备案,否则不能承接监理业务,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项目偏远,信息闭塞水电项目大部分在偏远山区,虽然目前信息发达,但长期在偏远工地,水电监理大部分人员对新生事物接触不多,对形势研究不透,对政策理解不深,对企业发展考虑不周。
发展和转型的机遇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为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提高项目管理服务水平,水电监理企业的转型必须开展多元化经营,适应市场需求,向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方向转型。水电监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就是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和发展规划,在稳定提高施工阶段监理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满足业主需求为目标,不断拓宽经营范围,全过程、全方位地为业主提供相应的项目管理服务。
市场的一体化和多元化加入WTO 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逐步融为一体,国内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即将连成一体,呈现大开放、大流通、大市场的态势,我国建筑业从业单位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接受国际竞争。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国家领导人对东南亚的密集访问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就是我国外交、外经方针的具体体现。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是解决国内、国际问题的英明决策,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国内水电投资开发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积极开发国外水电项目,如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大型水电监理企业也紧随国际投资,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建设市场的逐步发育,行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的业主希望建设市场从业单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有希望提高监理服务的,也有希望找总承包单位,也有希望全过程服务的。建设市场从业竞争从过去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向品牌竞争、产业链竞争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大型监理单位转型提供了机遇。
水电监理业务纵向延伸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具有专业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一般大型水电项目涵盖了开挖、钢筋、混凝土、基础处理、焊接、安装等工种,公路、桥梁、码头、地下工程、坝工、房建等项目,应用包括通风、空调、消防、通信、自动化等系统,包罗万象,其他行业有的项目水电工程大多也有,也具有相应的监理工作经验,这样,水电监理企业就能以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为基础,向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环保工程等行业监理业务延伸。
水电监理业务横向延伸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无论是国有投资工程,还是社会上众多的民间投资工程,均需要由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从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和评价、设计,到工程招标、设备采购、施工、后评价的全过程服务。大型水电监理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专业齐全,管理经验丰富,可适应市场需要,从业方式积极向工程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方面发展,形成以咨询、监理、项目管理及代建等高素质服务为支柱,以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为框架的多行业、多元化发展构架。(孙玉生 沈一鸣)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