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人民网:三峡库区开展增殖放流 水域生态环境优化改善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3日

点击数: 230

   5月9日,在重庆涪陵渠溪河,近70万尾鱼苗跳进长江,开启2014年三峡库区增殖放流活动。近年来,增殖放流活动在三峡库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给库区渔民创造明显的经济价值同时,优化改善了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增殖放流 今年投放一千二百万尾鱼苗

 

此次增殖放流鱼苗69.5万尾,含西南大学标志放流10.5万尾,包括鲢、鳙、草鱼、中华倒刺鲃、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长吻鮠、白甲鱼等9个种类。据悉,今年将向大宁河巫溪、巫山流域及长江干流万州、涪陵、巴南等重点水域投放“四大家鱼”、胭脂鱼、岩原鲤等13种鱼类苗种1200万尾。


  据了解,为合理开发利用三峡水库水域资源、确保库区水质和生态安全、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拓展库区群众增收渠道,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携手推进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发展,于2011—2014年,在重庆大宁河流域及部分长江段开展渔业增殖和天然生态渔场建设。


   中科院博士、西南大学鱼类繁殖与水产养殖实验室主任李云介绍,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西南大学实地调查表明,近年来,通过渔业增殖和天然生态渔场建设,三峡库区的水质条件改善明显。

 

三峡库区生态养殖模式 兼顾社会经济生态

 

近年来,重庆三峡库区开展渔业增殖和天然渔场建设,探索出一套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效益的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有效助推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根据政府出台意见,重庆市农投集团组建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先行先试,建设水域牧场、湿地渔业等,逐步改善水质,生产天然的绿色或有机鱼,打造品牌,供给市场,并带领农(移)民增收。


  按照逐步改善库区水域环境、向菜篮子工程提供高品质安全水产品、增加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平台、带动农(渔、移)民就业增收的四大战略目标,三峡生态渔业公司在库区建设“三峡鱼”天然水域牧场,目前分别在忠县、万州、涪陵建成水域牧场示范工程区,形成天然生态养殖区有效面积6万亩。


  天然水域牧场采用在拦鱼区进行滤食性鱼类为主体的生态养殖,通过鱼类的食物链消化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余有机物质,既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养殖目的,又能保护和增殖鱼类资源,促进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三峡库区生态养殖模式受到多方肯定,并走向重庆市外。四川省广安市全民水库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亟需重建并逐步修复。该市邀请到重庆三峡渔业公司承担全民水库水生态系统的重建修复工作。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