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抽蓄产业又好又快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科学选址、提升质效至关重要。
发展抽水蓄能(以下简称“抽蓄”)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抽蓄产业又好又快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科学选址、提升质效至关重要。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抽蓄站点资源调查普查工作,各省应建立省级站点资源库并滚动调整。同时,根据电源结构、电网网架结构等统筹各类调节资源,综合考虑规划水平年电力保供、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电价承受能力等因素,提出不同地区抽蓄发展需求规模建议。
如何实现抽蓄项目开发建设量质齐升?《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了解到,国家能源局目前正组织开展抽蓄纳规项目的梳理与调整工作。下一步,需要行业相关单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高质量做好抽蓄产业发展落地工作。
纳入规划站点并非都能开发
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抽蓄投产总规模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蓄现代化产业。其间,重点实施项目4.21亿千瓦,储备项目247个,总装机容量约3.05亿千瓦。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在运抽蓄装机容量已达5064万千瓦,核准在建装机容量超1.58亿千瓦,包括广东、河南、吉林、贵州、内蒙古等在内的十余个省区均已明确抽蓄装机目标。其中,2023年各省上报国家能源局的抽蓄项目共219个、合计2.7亿千瓦,目前大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处于预可研和可研阶段。
一位参与抽蓄预可研项目的人士近日向《中国能源报》记者坦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忙,我们设计院的同事几乎每人参与三四个抽蓄项目,实在勘查不过来。目前已开始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分公司,通过‘招兵买马’推进工作。”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随着抽蓄选点规划工作思路的变化以及电价政策调整,各类社会资本当前正积极布局和抢占规划资源,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抽蓄开发建设热度空前高涨。但业内专家也提醒,需要深入研究抽蓄高速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例如,纳入规划的站点并非全部适合战略开发”。
一位参与抽蓄站点勘查的资深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直言,《规划》基本涵盖了各个省区市,但由于论证时间短,与跨行政区电网的协同论证工作并不充分,就会导致一些规划站点存在总体工作深度不够,其经济性分析和评价结果可能与后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有些站点建成后可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合理布局需考量多重因素
如何合理规划布局抽蓄项目?暂行办法提出的路径是——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省级发改部门组织电网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本地区抽蓄发展需求论证,并研究提出需求规模建议。
受访人士均认为,抽蓄工程选址应满足电力系统布局及功能要求,为电网服务的站点多选择在负荷中心和枢纽变电站附近,为电源侧调节服务的工程尽量靠近核电站、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等。
中国电建集团原总工程师周建平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抽蓄更像一个“粮仓”,“粮仓”应该建在产粮的地方。“电网公司选择抽蓄站点,更多选在负荷中心,因为这里有市场,还有较强的电价承受能力,所以站点需兼顾有‘粮食’和有市场两个要素。”
在一位水电工程专家看来,抽蓄工程周边水源的水量、水质条件应重点考虑。同时,应科学地处埋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域,尽量减少对城市集镇、人口聚集区的淹没影响,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林地等。
据了解,国际上存在“站址选择决定一切”的观点,认为抽蓄电站投资的70%—80%取决于站址选择。“如何把握抽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指标达到什么程度可以开发,这些问题对电站的布局和建设非常重要,也是在选点规划阶段要重点分析论证的内容。”中国水电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杨永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特点、电力系统特性、电价承受能力及区域内站址建设条件等综合分析判断。
此外,抽蓄站址规划和水库选址时还需充分了解基本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还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抽蓄高速发展背景下,只要进入国家重点实施项目清单的项目都在推进,若选点规划成果结论有偏差,将给电站建设或运行期带来损失。因此,业内专家强调,未来一段时期,相关方需高度关注如何采取措施保证选点规划成果的质量。
滚动研究规模与站点布局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与水电规划相比,抽蓄选点规划工作更加复杂。常规水电规划沿着一条“线”进行,抽蓄选点规划受河川径流限制较少,是在“面”上进行,可选范围较广。地形地质、水文泥沙、建设征地、负荷中心与抽蓄水源点的距离等均是影响抽蓄电站选址的因素。另外,抽蓄电站往往选在地形高差大、地势陡峻的地方,交通不便,现场勘察难度更大。要完成一个全面完整的选点规划,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
“各地抽蓄电站建设的资源条件不同,经济性差别也较大,因此其合理比重与规模应当因网而异、因时而异。”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可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以往大多以省区进行抽蓄需求论证和配置,但在目前全国联网和“西电东送”大背景下,有必要结合全国电网发展规划、特高压主网架、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核电建设发展规划等,开展大区域或全国抽蓄电站合理布局研究。“这种全国性跨行政区域的抽蓄电站合理布局研究很难由一省一市来完成,需要由国家主管部门主持和主导推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抽蓄电站在不同区域中因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的差异,其作用也不同,因此其在电力系统中必然有合理的比重和规模,并非配置得越多越好。所以,研究制定各区域抽蓄电站的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电力系统中抽蓄电站的作用和合理配置需求尤为重要。
杨永江认为,未来抽蓄与风电、光伏发电组成“水风光电站”是大趋势,类似于火电的坑口电站。抽水电量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所以随着“风光”发电成本降低,抽蓄的经济性也会发生变化,滚动调整规划是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