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南网储能2023年ESG报告正式发布

来源:南网储能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数: 549

3月30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证券代码600995)正式发布《公司2023年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以完成资产重组上市的南网储能公司为报告主体发布的第2份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该报告在国内首次披露了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管理评价标准。

1.jpg

报告以“南网储能 双碳先锋”为主题,内容包括董事长致辞、公司概况、2023年大事记、责任专题、科技篇、环境篇、社会篇、治理篇、关键绩效等部分。报告详细阐述了2023年度南网储能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管理理念、亮点实践及年度成效,为市场ESG投资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

报告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从过程性、实质性、完整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读性和可及性7个维度综合评定为四星半级,是一份领先的企业ESG报告。

南网储能董事长刘国刚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202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不动摇,加快推动上市公司ESG工作建设,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致力打造储能领域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2023年,公司抽水蓄能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建成投产我国首个采用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电站,稳步推进4个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新核准5个抽水蓄能项目,新增抽水蓄能签约项目超过1000万千瓦。公司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配合南方电网公司成功申报新型储能央企创新联合体,参股成立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托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公司创新平台建设的格局和影响不断扩大。

2.png

当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处于高峰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有关文件,到2027年,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为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南网储能制定了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并在报告“环境篇”中正式对外披露,属国内首次。该标准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72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文件或其中的条款,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评价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明确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的管理机构和各参建单位(包括:业主项目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环境监测单位、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等)绿色施工工作职责及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对提高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责任专题”部分,报告回顾了从1993年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到2024年佛山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电站投入运行,南网储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走过的三十年发展之路。据了解,过去三十年,南网储能已在广东境内建成6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68万千瓦,接近全国抽水蓄能装机总量的1/5;建成7座新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规模412.8兆瓦,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湾区提供了坚强支撑。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抽水蓄能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27.36%;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在大湾区正式投运,首次实现多条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的“一站集成”。

此外,报告“责任专题”部分还介绍了南网储能建设中国企业ESG示范标杆的生动实践。过去的一年,南网储能将ESG建设提升至董事会治理层面,搭建了由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以及ESG工作小组构成的三级治理体系,以自上而下强有力的ESG管理推动ESG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持续提升公司ESG工作质量及水平。2023年,南网储能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位列第48位;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位列第92位;荣获“2023责任犇牛奖—ESG治理先锋”“第一届国新杯·ESG金牛奖——央企ESG五十强”等荣誉称号;选送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

科技篇:赋能聚力向新程

过去一年,南网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工作取得更深成效。2023年,南网储能获评国资委2022年度科改企业“标杆”称号,南网储能科研院成功获得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监测平台认证并挂牌。公司全年新增专利授权数170项,累计拥有专利授权703项,其中累计发明专利授权340项,PCT累计授权10项。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2023年南网储能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投入运行,正式投运国内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南网储能阳蓄电站“800m级水头抽水蓄能电站超高压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建设关键技术”项目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阳蓄电站“40万千瓦700米级高稳定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我国自主研制的抽水蓄能成套核心控制系统首次实现“芯片级”自主可控,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抽水蓄能多维度智能巡维关键技术》《40万千瓦700米级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获得“总体国际领先”评价。

环境篇:赋能绿色向未来

南网储能高度重视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机遇识别、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工作,致力提升在气候相关议题的治理表现。过去一年,公司年度常规水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电站的绿色电能发电量为1716001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17.48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204.02万吨。公司阳蓄电站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称号,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品牌进一步彰显。

报告显示,2023年南网储能全年环保总投入达16760.14万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471941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2553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1469388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2.613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

过去一年,南网储能把握“双碳”目标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业务发展,全年完成5个抽水蓄能项目核准,新增核准抽水蓄能规模600万千瓦,新增签约抽水蓄能站点9个,新增抽水蓄能储备规模1300万千瓦;新建2个电化学储能站,新增装机规模31.3万千瓦,建成电化学储能规模达42.4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储备达800万千瓦,有力支撑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此外,该公司还通过探索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发行碳中和绿色中期票据等方式,打造绿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在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中发挥作用。

社会篇:赋能和谐向美好

2023年,南网储能严格保障员工权益,真切关怀关爱员工,畅通发展路径,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包容、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携手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全年员工培训投入总额1986.1万元,培训总时长165212小时,培训覆盖率100%。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27人,吸纳应届毕业生126人。公司专业技术专家陈满获评南方周末2023“年度科创力人物”,张豪获评南方电网第四届“南网工匠”,刘涛获评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英才奖”,于亚雄获评“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

3.png

过去一年,南网储能始终牢记央企使命,勇挑央企重担,投身社会公益、乡村振兴、一带一路、西电东送,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贡献力量。公司全年对外捐赠、社会公益捐赠支出193.4万元,员工志愿者人数485人、志愿服务活动时长1600小时。同时,公司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广东“百千万工程”实施,全年投入帮扶资金158.5万元,共结对帮扶6地,实施定点帮扶项目6个,派驻帮扶干部9名,建成“南网知行”书屋2间。

此外,南网储能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所属鲁布革电厂开展境外水电运维实践,自2004年起,先后与缅甸邦朗电站、缅甸勐瓦水电站、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建立电站运维合作,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管理,与当地共发展、同繁荣,当好“一带一路”建设探路者、排头兵。截至目前,南塔河1号电站安全运维超过1900天,安全送电15亿千瓦时,助力中老电力联网双向电力输送,开启余缺互济电力贸易新篇章,为推动中老电力互通作出了积极探索。

治理篇:赋能发展向一流

2023年,南网储能认真贯彻“两个一以贯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不断完善以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四会一层”为核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统领、权责清单为抓手、议事规则等制度促落地的“1+1+N”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体系。公司董事会建设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公司所属检修试验分公司被认定为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度公司治理优秀企业。

过去一年,南网储能共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股东大会3次,累计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80份;累计召开业绩说明会5场,接待投资者、机构调研逾50场次、400人次;及时回复上证“e互动”平台问题130个,回复率100%。全年未发生信披违规事件,未发生内幕信息泄露事件,公司获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最高级别)。

2024年,南网储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