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点击数: 493
电网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加快电网建设,能够有效拉动相关产业和经济增长,同时为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可谓一举两得。
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课题。自源自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就是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有较大不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而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在我国,煤炭消费的近一半是用来发电,由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远离煤炭基地,大量的煤炭运输和燃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输煤好还是输电好?很难绝对地下结论。但随着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紧,人们越发重视生态文明以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场能源革命正悄然到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是这场能源革命的直接动因。
电网的作用和优势正不断显现。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根据实际的负荷需求和经济条件,电压等级也不断提高。
建国后,最早形成的是京津唐110千伏输电网。之后,东北、西北地区逐渐形成220千伏、330千伏网架;上世纪90年代,华中地区形成500千伏网架。2005年,我国在西北地区建成第一个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十一五”以后,电力技术加快创新,2008年和2010年,我国又分别建成了连接华北和华中电网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和向家坝—上海、云南—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送电距离不同,电压等级越高,输送距离越远、容量越大。特高压通常就是指交流电压1000千伏或者直流电压±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它的优势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远距离大容量的传输电力。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的输电功率是500千伏交流的4~5倍,经济输电距离是500千伏交流的3倍。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运行5年多,累计输送电量超过500亿度。每年夏季丰水期,水电从华中送向华北,而转到枯水区,火电则从华北送往华中。这实现了南北的“水火互济”,尤其缓解了华中地区枯水期的电力供需矛盾。
第二,统筹利用环境容量,优化煤电布局。在特高压技术商业化应用以前,电网输送电力的距离是相对受限的。电厂的选址一般就在负荷中心,越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燃煤电厂就建得越多、密度越大。江苏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大气污染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特高压输电,虽然不一定能在发电环节减少排放,但将电厂建在西部煤炭富集地区,可以有效利用西部的环境容量,而且,对煤炭进行集约开发的污染水平也低于分散开发;与东部就地建厂的方式相比,在同样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前提下,特高压输电不仅没有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负担,而且能够减少煤炭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污染、堵车等问题,对煤炭价格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第三,加快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加快开发新能源,可以有效改善能源结构。我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等地区。特高压可以将这些地区消纳不了的风电、光伏发电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实现“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既提高新能源生产效率,又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如果没有特高压,我国集中开发的新能源就不可能实现远距离配置,只能就地消纳,但当地用电需求有限,多余的电能就只能被浪费。现阶段,新能源基地建设与外送通道建设还不太协调,主要是由于电源与电网缺乏统一规划。我国应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使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电源输出尽快纳入这个通道,提高清洁能源接入比例,切实改善能源结构。
电网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加快电网建设,能够有效拉动相关产业和经济增长,同时为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可谓一举两得。
今年以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大概就是GDP年均增速在7%~8%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份发布的统计情况,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保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4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当前要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强风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5月15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进行了专题协商。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特高压和电网发展的重视。
特高压是世界一流电网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特高压既是稳增长、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随着国家做出一系列推动能源电力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能源资源配置、清洁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将得到优化与促进,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得到更有力的支撑;随着相关产业被带动发展,经济增长的信心也将不断增强。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