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投资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1日
点击数: 418
“我国在‘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间或将来更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时期。即从偏重保供向供需并重、过度依赖煤炭向清洁低碳多元化能源发展、偏重依靠国内资源向注重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向、分产业的分散发展向系统协调发展方向转变。”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俞燕山此前曾在中电联201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会上如是表示。
强化规划,简化审批
针对“十二五”期间未有统一电力规划,行业乱象丛生的局面,俞燕山表示,作为能源规划一部分,电力规划要改变“十二五”期间诸多专项电源规划、区域电网规划的碎片化现象,加强统筹解决机制。
2013年,数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取消和下放221项行政审批事项,2004年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首次修订,旨在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对此,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永健在4月2日举办的2014年电力规划发展论坛上表示,取消和下放审批权力意味着将项目交给地方和市场,然而规划需要进一步强化。“今后省级能源规划需要由国家审批,涉及到总量布局、区域协调的区域规划也需经过国家审批,这是因为地方规划不止立足于本省(地区),还涉及到别的省份(地区)的能源规划布局。”
“此外,国家还将简化审批程序,编制未来5-7年的规划,并按规划实施。省级规划将采取年度审批的方式,相当于一次性‘打包’审批路条,实现规划代替路条。其中,具有良好节能减排效益和民生效应的清洁煤电项目,可以单独列出。”何永健进一步说。
进一步优化电力布局
何永健介绍,未来我国能源基地将呈现“5+2”支撑的形式,即5个能源基地——山西、新疆、蒙东、西南、鄂尔多斯盆地(包括陕西北部延安、榆林地区,宁夏东部,甘肃东部);2个能源带——东部核电带和南海深海油气。从开发时序看来,近期提供能源支持的是“四基一带”(新疆、南海属于远期规划),“十二五”末期能源生产能力占全国70%以上;新增能源8亿吨标准煤,占全国90%以上;从跨省区输送来看,其未来新增能力要超过100%。
根据国家电网的电力流方案,2020年,东中部12省受入电力3.5亿千瓦(煤电2.56亿千瓦),其中有37.4%的电力来自晋陕蒙宁新,2011-2020年,晋陕蒙宁新五地新增电力将占全国的59%。
“‘十三五’期间,需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发达地区煤炭等量替代。2013年我国消费37.5亿吨标煤,其中煤炭占比66%、石油18%、天然气5.6%、非化石能源9.8%。我国必须改变能源高载布局,实现从东部到中西部再到国外,减轻环保压力。”何永健介绍。
此前,国家能源局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为推进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建设。
“可再生能源只能替代电力,不能替代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我国煤炭只有55%用于发电,分散用煤是大气污染元凶。一些清洁煤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比天然气发电还低,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加上‘电从远方来’使得西部环境资源压力巨大,东部不上新的煤电项目这一政策还需重新评估。”何永健说。
电源结构调整
据国网发展策划部张琳介绍,2011-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保持7.2%以上的增速。预计2020年电能占用能比重约为28%,全社会用电量达8.4万亿千瓦时,中东部12省用电占全国比重51%。
从电源结构调整来看,何永健认为,今后中西部应建大型坑口电站,采用煤矸石低热值综合利用发电。除了热电联产项目,东部地区原则不上新的煤电项目,其电力缺口要靠外来电、天然气、核电等方式解决,但长远来看仍要发展清洁高效煤电。
“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要进一步优化发展。要积极发展水电,‘十二五’水电装机目标为2.9亿千瓦,‘十三五’装机目标为3.5亿千瓦;2015年风电装机目标为1亿千瓦,2020年为2亿千瓦;2015年太阳能装机目标为3500万千瓦、2020年装机目标为1亿千瓦;天然气2020年目标为600亿到1000亿方,占比10%以上;核电2020年装机目标为5800万千瓦。”何永健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核电装机目标下调。根据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目标承诺,核电装机减少1000万千瓦,整个电力系统需增加装机5500万千瓦,利用小时数减少130小时,跨省区输送电力需增加2500万千瓦,电力系统成本增加6000亿元。”何永健进一步说。
何永健还进一步介绍了各种能源科技实现商业化的时序。其中,页岩气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将在2018年左右实现商业化;三代核电、海上风电也将于2020年前后成熟;风电将于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光伏发电价格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