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新-无所不能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4日
点击数: 477
“2014(第十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在京举行,其间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就我国电网现状及展望话题,接受了某媒体专访。现将精华内容摘录如下。
中国电力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装机总量已达12.5亿千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用电市场,同时还具备全球最大规模的电网系统。但我国人均用电量仅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现阶段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能源的清洁化以及结构调整进程正在推进,2013年新增发电容量中大概40%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到目前为止,我国全国联网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除台湾外,我国区域之间电网互联已成雏形,这其中,涌现了几个标志性的项目,如2009年海南海底工程、2010年新疆与西北工程、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等。
现在我国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电气化水平通常是指两个指标,一个是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这个比重在近十年里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02年超过40%,达到43%左右(全球平均水平为38%);第二个重要指标是电能在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我国为21.3%。这个数据与国外相比有高有低,这是因为这个数据跟各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有关,如欧美很多国家天然气利用程度非常高,电力占比就会略微低一些。
未来我国电力需求走势
我国未来的电力需求还会继续增长,这是因为我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根据预测,到2020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将会达到8.1-8.6万亿千瓦,装机规模达到20亿千瓦。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大概七八亿千瓦的装机增长空间。到2020年,人均消费电量为5600多千瓦,按照8.6万亿的千瓦总水平来算,这只相当于日本、英国80年代、90年代的消费水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此外,未来我国电力负荷分布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目前产业转移备受关注,但传统产业转移是有限性的,速度并不会太快。中东部地区是新技术发源地和经济增长引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也是耗能比较高的产业。
另外从国际经验来看,用电量集中于人口密集地区,我国东部地区12省区市的地理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占50%,用电量占52%,所以东部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也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虽然大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局部微调是必然趋势,到2020年,西部电力区域的增速会将会有所提高。
中国未来电源结构的优化
电源结构的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应条件。我国的电源结构调整要满足国家的发展目标,这是一定的,所以我国的电源结构调整最终需满足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一目标,这也是一个底线。
按照这样一个发展目标,非化石能源90%以上要转化为电力使用。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一定会由目前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甚至更高。另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达到全国电力装机总量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将达到四分之一以上。如果核电装机比重达不到之前的预期,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的比重一定还会更高。
目前来看,电源布局仍具备优化空间的是煤电。我国煤炭资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但75%左右的现有煤电装机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受到大气、环保、土地资源以及一次能源供应条件等制约,最近几年东部地区装机容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煤炭生产中心有逐步西移、北移的趋势。
即便这样,大家关注的煤电占主要比例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我国煤电装机刚刚下降到70%以下,到2020年预计煤电比重将会会下降至60%以下。
中国未来煤电布局
未来煤电如何布局,的确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其中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煤电机组的更新改造或退役替代,二是新增煤电机组的布局。
80年代之后,我国电力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有500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装机,按照机组经济使用寿命30年考虑,现有机组将陆续进入更新改造的阶段。这部分机组的接续发展,可以采用原地改造升级、在现有厂址利用天然气或非化石能源进行改造、异地转移到西部实现集约发展等几种方案。
确定何种方案必须得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当地气源条件如何,这是先决条件。第二是当地电价成本的承受能力,因为无论是哪种方案最后都将导致电价上涨,应以当地可适应的电价调整机制为准来选定煤电改造方案。
预计未来10-20年,煤电机组还需要新增5亿千瓦左右。综合考虑现有煤电机组分布、煤炭生产及供应情况、输煤输电并举的良好综合效益,以及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雾霾治理问题等,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认为,未来新增的煤电机组优化布局方案是:2010年~2020年期间的新增煤电机组,约2/3应布局在西部煤电基地。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难点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讲,我们认为,一个电网,一个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比例能达到多少,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电源运行灵活性如何。一个地区资源能力非常好,到底能达到多少千瓦,取决于所在的电网及其覆盖的面积。
必须承认,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这在运行灵活性上相对较差,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不够,所以新能源发展起来之后,这个矛盾进一步加大。而且,我国风电、太阳能相对集中、大规模和快节奏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现实难题。
另外,新事物的出现也会对配电网络结构及运行管理规则带来很大冲击。比如,行业利益格局,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新调整并协调好现有利益相关方的责、权、利的关系,同时还要定义新的利益主体,如既是发电者也是用电者的分布式电源。系统运行管理方面,我们过去是单向输送的电源,未来会有反向输送……这些新的要求均是新的挑战,需要实现基于新的能源供应及消费架构的能源产业融合,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适应、调整。
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
风能、太阳能未来发展要依托电网,电力系统在未来能源架构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引用一句话“20世纪世界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21世纪世界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电力安全”。
电网不能单一简单地定位为电源和用电关联环节,它还是能源的转换利用平台,也是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同时是唯一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还有就是综合的能源服务平台。所以在整个电力行业,电网的发展一定要坚强、要智能,这是很重要一个发展理念。我们看到美国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在页岩气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所以电网不仅是电力本身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社会中新的商业模式、能源服务的重要平台。
【无所不能特约作者,蒋莉萍,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