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建贵阳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点击数: 123
这里,是中国的最西端。
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空气中的氧含量不足内地的60%,年均气温在零度以下。距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47公里,距喀什市449公里,每一次进场都是一场对意志的考验。
在帕米尔高原的冰川融水与峡谷激流交汇处,一座即将改变南疆能源格局的绿色引擎正式启动。
10月23日,由中国电建贵阳院承担勘测设计的新疆自治区“十四五”期间中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新疆叶尔羌河米斯克尼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审查,标志着这座矗立于祖国西部边陲的绿色能源新丰碑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专家组一致通过审查
10月21日至2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新疆喀什主持召开米斯克尼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听取了中国电建贵阳院关于报告主要成果的汇报,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和审议,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会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和各方代表深入项目现场查勘,亲身感受了这一极端环境下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对贵阳院在如此艰苦条件下高质量完成勘测设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建设祖国最西端的绿色丰碑
米斯克尼水电站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叶尔羌河上,是叶尔羌河干流中游水电规划一库六级开发方案的第2个梯级,为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总装机容量670兆瓦,总库容21.96亿立方米。
枢纽工程由首部枢纽、右岸长引水发电系统和岸边地面厂房组成,首部枢纽主要包括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左岸洞式溢洪道、泄洪放空洞、生态发电厂房等,最大坝高168米。电站与梯级电站共同构成叶尔羌河水光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的核心电源点。
项目位于西昆仑帕米尔地震带,地震构造环境复杂,坝基覆盖层深厚,工程建设面临高海拔和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针对这些世界级难题,贵阳院提出的混凝土面板砂卵砾石坝方案,有效解决了强震区深厚覆盖层建高坝的技术难题;同时,对泄洪放空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优化设计。
明珠点亮南疆未来
作为叶尔羌河上的“龙头水库”,电站距离南疆喀什负荷中心较近,电站建成后,可有效拦截叶河上游“冰溃坝”洪水,保障塔河源流水生态安全。
在能源方面,作为叶尔羌河水光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的关键项目,电站每年可提供约20.8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为南疆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为改善南疆边境地区能源结构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匠心铸就精品工程
零下的气温、呼啸的寒风、突如其来的暴雪,每一次外业都是对意志的淬炼,每一次坚守都彰显着使命的分量。面临帕米尔高原极端恶劣的环境,贵阳院项目团队坚持完成每一项勘测任务。
往返县城数百公里,物资运输困难重重,但团队始终保证勘测设计工作的连续性和高质量,从地质勘察到水文测验,从方案比选到经济分析,从专题研究到科研试验,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项数据都反复验证,用专业能力确保建设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大家用行动诠释着专业精神,用专业和执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米斯克尼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审查,标志着这座承载着国家战略、民生福祉、援疆使命的绿色工程,正式进入加快建设的新阶段。
下一步,贵阳院将继续发挥“懂水熟电、擅规划设计”的技术优势,全力推动项目后续工作,确保电站早日建成发电,为实现“双碳”目标、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贵阳院力量。
在祖国的最西端
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峰之巅
贵阳院人用青春和汗水
用专业和坚守
书写着新时代水电建设者的
使命与担当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