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经典水电工程2】新安江水电站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1日

点击数: 758

一、简介

 

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4月,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其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给这座小城带来独特的小气候,使新安江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1] 库区于1957年3月10日开始,至1971年6月,淳安、遂安两县共淹没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移民累计29.15万人,其中在县内安置的82544人,在省内桐庐、富阳、德清、金华、常山、兰溪等14个县安置的约14万人,安置在江西省64680人,安徽省5630人,其他省市1293人。

 

二、背景

 

1959年9月,大坝比计划提前15个月封堵最后一个导流底孔,水库开始蓄水。1960年4月、5月,第一、二台机组提前20个月发电;同年9月,220千伏新安江——杭州——上海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1965年12月,电站工程竣工。新安江水电工程施工期,包括准备工程在内,共46个月。工程开挖土石方585.92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175.5万立方米,使用水泥34.75万吨、钢材3.62万吨、木材13.55立方米,修建专用铁路64公里。浙江境内水库淹没耕地30.98万亩,移民29.15万人,工程总投资45,697.4万元。新安江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抗咸顶潮、航运、渔业、林业等社会经济效益。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达19.6亿千瓦时,同时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做出了重大贡献。电站建成前,常因山洪暴发,江水陡涨,新安江两岸田淹房毁,人民深受其害。电站建成后,避免和减轻了下游30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新安江水库淹没了85座山,形成了大小岛屿1078座,称为"千岛湖"。最大的岛为界首岛,面积1320公顷,最小的岛为龙珠岛,面积仅0.24公顷。千岛湖蓄水量为178.4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34米,湖中岛屿森林覆盖率达82.5%,年平均气温17°C,水温14°C。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淳安、遂安两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淳安县境内的13个村于1957年3月10日开始首批移民,至1971年6月,淳安、遂安两县共淹没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移民累计29.15万人,其中在县内安置的82544人,在省内桐庐、富阳、德清、金华、常山、兰溪等14个县安置的约14万人,安置在江西省64680人,安徽省5630人,其他省市1293人。

 

  三、技术

 

1.工程施工:用明渠导流,导流流量4600m3/s,设有3×10m×13m导流底孔。一、二期均用木笼围堰,一期围堰高16m,顶部浇1.2m厚混凝土,可以过水。二期围堰利用一期围堰木笼,在其上再加木笼,高22m,但由于改成了不过水围堰,当来水量达4400m3/s时,造成围堰失事。

 

工程量、工期和造价: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58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76万立方米。混凝土最大日浇筑量达9000立方米,最高月浇筑量14万立方米。工程开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仅3年。工程实际造价3.92亿元,单位千瓦造价591.7元。

 

2.经济效益:新安江水电站是华东电力系统主要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源。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430.21万千瓦时,总产值达27.05亿元,为电站总造价3.92亿元的6.9倍。

 

遭遇二十年一遇到千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经水库调节可以削减洪峰流量22%~28%,免除或减轻下游建德、桐庐、富阳等城镇和30万亩农田的洪水灾害。1960~1988年已新安江水电站(早期邮票)拦蓄大于1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11次,减轻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以上。

 

四、移民

 

1957年至1960年,国家在建设新安江水库期间,动迁移民30.6万人,其中后靠安置7.9万人(淳安4.3万人,歙县3.6万人),远迁安置22.7万人(安置在浙江省12万人、江西省10.7万人)。从1957年到1970年前后,原迁安置在浙江省淳安、富阳、建德、开化、常山、衢县、金华、龙泉、云和、遂昌等12个县的新安江水库浙江省移民中约有10016人,因没有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措施,迁移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以投亲靠友方式二次自行迁入绩溪、旌德、歙县、祁门、休宁、太平、黟县、泾县、屯溪市等8县1市落户。这部分移民已繁衍至2万余人,分布在黄山市的歙县、徽州区、黄山区、屯溪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宣城市的旌德县、绩溪县、泾县等10个县。

 

由于时间跨度长,加上文革时期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自发迁移,造成了一系列遗留问题。大部分移民分散居住在偏远贫困山区,生产、生活均存在很多困难。1998年以来,新安江水库浙江省自迁移民的遗留问题引起党和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重视,随着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国发[2006]17号文件颁布以后,多渠道筹集的资金陆续投入,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困难有所缓解,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