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中电国际20年峥嵘岁月 8600万元艰难起步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点击数: 254

编者按:2014年是中电国际成立20周年,其下属公司——中国电力上市10周年。这20年,中电国际已从一个对外的融资窗口成功转型为国内能源骨干企业。

  一路艰辛一路歌。中电国际党组决定在系统内9个电厂进行"企业成长报告会"宣讲活动。中国电力新闻网将通过峥嵘岁月、辉煌十年、碧水蓝天、梦想中电、责任央企,五个篇章进行跟踪报道。
  今年的年中工作会议上,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以下简称李小琳)提出,要做到"懂大势、不出事、知历史"。"知历史"被提到了与企业经营发展同样重要的高度。
  的确,以史为鉴,才可以知兴衰。中电国际从1994年8600万元起步至今,曾多次站在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变革的十字路口,它的发展也勾勒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
  驻足回望,中电国际这2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电力上市、中电新能源上市、构建静水深流企业文化——如同史诗般记录了中电国际从孩童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
  两次建言 临危受命艰苦创业
  1882年7月26日,上海外滩15盏电弧灯"点亮"了我国电力工业。然而,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伴随中华民族的被侵略史,一路走的磕磕绊绊。在上世纪70年代初,京津唐电网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原水利电力副部长姚振炎晦回忆起来曾说:"北京经常拉闸限电,我们常说的是"1234567",也就是供电分级,特别重要的用户才保7天电。还有"56789",大家得在5点、6点……9点错峰上班,真是缺电缺得没办法。"
  为了发展电力工业,1984年中央明确了多家办电、集资办电方针。因此,各地纷纷集资办电、引资办电。
  但与此同时,"许多要求苛刻而又要价奇高的各种外资,也纷纷挤入国内电力项目,外资市场不但混乱,而且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电力建设和经济秩序。"中电国际副总经理赵亚洲(以下简称赵亚洲)在"企业成长报告会"宣讲活动中指出。
  此时,李小琳向当时的电力部建言,在香港成立一家窗口公司,建立统一的对外融资平台。经批准,由电力部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融资平台。随后,李小琳受命赴港,组建窗口公司。
  中电国际,就此诞生。
  到了1998年,我国电力工业的内外部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国家电力公司开始组建,原来电力部对中电国际的相关政策也出现了变数,许多政策很难兑现,不仅如此,全球刮起了亚洲金融风暴,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和在港的各家金融机构突然之间对在港中资企业紧缩银根,不予授信。中电国际也不例外。
  没有资金,企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此时李小琳再次直接建言,向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如何规避企业风险的建议,并带领大家在国家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化解了经营风险,全面提高公司资产质量,积极推进国际融资和国际化发展业务。中电国际也因此受到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的高度好评。
  锐意上市 中秋到国庆走遍三个洲
  和时间竞走,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时间走到2002年,我国电力工业史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五大发电集团分庭抗礼。中电国际领导班子意识到,继续作为行业对外融资的窗口,将是难以实现。
  顺势应变,才能生存。而下一步又该如何走呢?
  最终中电国际确定了"两个轮子""两个市场"的发展道路,即做好香港资本市场,实现上市;又要做好企业实体,成长为真正的发电公司。
  要上市就要有资产,从此中电国际开始了收购电厂的新征程。
  "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我们并不愿意划转给中电国际,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中电国际"平圩发电厂退休书记杨惠东对记者这样说。还有姚孟电厂退休总经理叶文申也这样说到,当时很多人责怪我,说我把姚孟电厂卖了,是在败家。
  面对这样的重重阻力,中电国际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对职工的关怀等优势完成了对姚孟发电、平圩发电、常熟发电三家电厂的部分股权收购,为之后上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同时,由于中国电力是第一家将在香港上市的境内独立发电公司,缺乏可比对的案例来借鉴和参考,所以,所涉及的问题和需要做的工作比其他上市公司都要多。
  "到冲刺阶段,从中秋节到国庆节,路演团队集中进行路演,马不停蹄跑了亚欧美3个洲,7个国家,16个城市,每天需要组织四、五场的见面会,17天的时间里连续开了80多场。"赵亚洲在报告中说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10月15日,中国电力成功上市。"当时的场面十分激动人心"参加过揭牌仪式的杨惠东直到现在提起来还是充满骄傲。
  卸下包袱 划定改革路线图
  上市后,中电国际的发展前景并不是一片光明,而是面临许多历史欠账。
  机组老化,小机组占比重;所有机组脱硫改造均未启动;主辅分离、运检分离,企业历史包袱凸显;管理传统滞后,诸多难题不断暴露。不仅如此,国内煤价开始飚升,经营形势异常严重。
  赵亚洲在报告中提到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05年中电国际年中工作会上,李小琳曾坚定地向集团向职工立下军令状:"今年再难,我和我的团队也要完成集团下达给我们的全年经营目标。如果完不成,我李小琳主动辞职!"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决心下,中电国际决定在系统内全面推进"三制一化"管理创新,全面修订公司制度体系,使企业管理标准走上国内先进行列;全面启动全系统机组技术改造,脱硫脱销、节能升级改造;组建中电检修,抢抓外部市场,打造中电检修品牌。
  至此,整个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十年磨一剑,中电国际逐步实现了火电资产升级换代,并且也构建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中电国际的创业、治业史是充满艰辛的。"这是赵亚洲在巡讲活动中多次强调的一点。历史,清楚地刻下了中电国际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系统内每一个员工对中电国际成长历程也是感同身受。如今,中电国际已经将践行"光明使者"的历史使命延伸到构建碧水蓝天的美丽梦想,阔步走上了水火并济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