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2日
点击数: 976
随着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疯狂膨胀到1500亿港元(约合1207.65亿元人民币),它的幕后控制人李河君身价水涨船高。2015年2月3日,“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48岁的李河君超越王健林家族和马云家族,成为中国内地“新一届首富”,身价达到惊人的1600亿人民币。
公众不解,这个名叫李河君的生意人,居然比马云和王健林还富有!此人是谁?他的财富来自何处?
一
李河君并非“黑马”,他也不是一个低调的商人,大概因为从事的能源行业与普通人距离遥远的缘故,他并不像马云、王健林等人为大众所熟知,但他却是财经媒体的“红人”。
汉能控股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张贴着李河君接受各路媒体采访的视频和稿件。他似乎对于外国媒体青睐有加,向《纽约时报》记者坦率地披露创业之路、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署名文章。就在最近,李河君两年前出版的个人著作《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被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引进到美国,书名是《China’s New Energy Revolution》。
李河君声称此书受到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启发: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实质,都是能源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取代植物燃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取代煤炭,第三次工业革命则由新能源驱动,而汉能所掌握的“薄膜发电技术”代表着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企业家著书立说已是寻常事。这两年,在出版商的包装下,王健林、史玉柱、周鸿祎纷纷将以往的言论汇集成册,出版发行,树碑立传,公然布道,顺便为事业开路,李河君此书是否有着同样的意味?他在前言中写道:“这是中国人的光伏梦,也必将照亮中国梦。”
立功、立德、立言,被中国古人视为“三不朽”捷径,今人也不能例外,富豪尤甚。
早在2003年,李河君便登上“《新财富》400富豪榜”,以20亿身家排名23位,那时汉能控股还被叫做华睿投资。十年来,李河君在远离大众视野的能源领域开疆辟土,他的名字偶尔闪现在富豪榜上,却并不惹人注意。直到2014年5月,李河君被《新财富》列为中国首富,身价870亿人民币。不久,阿里巴巴集团、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上市,李河君被马云、王健林先后超过。而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的持续上涨,又将李河君推回首富之位。
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影响富豪榜排名,排序的变化则折射财富潮汐的涨落,而那,不止是数字的跳转。
二
成名者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时,习惯于把当时寻常的行为视作异于常人的先兆,那似乎预示着他们日后的飞黄腾达。李河君把自己做生意的才能,追溯到“7岁指挥邻里的孩子游戏”,“大学时期组织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胶卷”,他后来这样总结那次活动,“体现了团队管理的很多基本原则,比如共同的目标、成员的能力认知和职位匹配、流程管理、利益分享等等。”
2015年,成为中国首富的李河君,对《纽约时报》记者索尼亚•杰瑟普说,“26岁那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时只有7个人,大都是我的同学,我想大概因为他们信任我,相信我们的使命。”
李河君口中所说的“自己的公司”,就是后来更名为汉能控股集团的华睿投资集团。
根据一份2004年发表的来源于华睿投资集团官方网站的资料,“创立于1991年华睿投资集团,是以清洁能源为主业,以房地产、国内外贸易、高科技为辅业的产业投资集团。”
1996年,李河君确定新的战略方向,开始收缩辅业,“进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具有垄断性的电力行业”。为了缓解“电荒”,国家从1994年开始从政策、税收层面支持小水电站的建设,兴起了一波兴建小水电站的热潮。李河君是否从中嗅到了机会?开始广泛收购小型水电站,其中最重要的一笔并购发生在2003年,华睿集团斥资12亿收购黄河上游的青海尼那水电站。
李河君把水电站比喻为“印钞机”,这形象地解释了水电行业的特点:高投入、稳定而持久的产出。相对于前期大额的建设资金,水电站建成之后,后期的维护、运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源源不断的电费却可以创造可观的现金流,这是受银行青睐的生意。李河君通过“抵押——借贷——收购——抵押”的方式,频繁收购水电站,资产规模迅速膨胀。
2002年,华睿投资集团与云南发改委签署开发金沙江水电项目意向书,规划建设六座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的水电站,总投资750亿元。后来随着政策变化,华能、大唐等国有电力巨头进入“分食”金沙江水电资源,李河君最后只获得“金安桥水电站”一个项目。
这座历时八年建成的水电站,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总投资206亿人民币,“高峰时每天的投入高达1000万”。2011年并网发电之后,每天的现金流超过1000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金安桥水电站成了李河君最大的印钞机,“不管礼拜天、礼拜六,天天转不停。”
三
水电站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除此之外缺乏亮点。固然可以通过收购、自建等方式拓展水电站的数量,提升资产规模和现金流口径,但是无法带来爆发性增长,反而需要动用巨大的资金投资。
如果仅从事水电、风电等传统的清洁能源业务,那么,华睿投资充其量是一家“还不错”的企业,却算不上“有未来”的企业。于是,李河君制定了“高科技+能源”的发展战略,用既有的稳定的能源业务“喂养”可能爆发性增长的高科技业务,他选择了太阳能。
2009年,汉能控股开始拓展到太阳能领域,向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阿波罗太阳能(Apollo Solar)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后来,干脆通过旗下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之子公司Hanergy Investment,收购了这家供应商,并将其更名为汉能太阳能(Hanegry Solar)。该公司采用薄膜发电技术,为了突出这一特征,2014年改名为汉能薄膜发电集团(Hanergy Thin Film Power Group)。在过去一年中,该公司股价上涨近3倍,支撑了实际控制人李河君财富的飙涨。
2015年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148亿港元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所得。”引发关于该公司业务模式的质疑。
根据汉能薄膜发电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度财报,“截止201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收入31.6433亿港元来自制造业务向汉能联属公司进行销售”,该公司上半年实现32.04806亿港元收入。
汉能薄膜发电与汉能控股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签订两份主销售合同,向后者销售用于制造薄膜电池组件设备以及整套生产线。除此之外,汉能薄膜发电旗下的福建铂阳精工设备有限公司租用汉能控股集团下属四川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办公场所、生产场所、生产线及员工宿舍,并利用后者的相关设备、材料及设施,进行模板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由此可见,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租用母公司旗下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被母公司及联属公司采购。考虑到它的前身是汉能控股集团的供应商,这种业务依赖关系有历史原因,并不值得奇怪。真正引人担忧的是,业绩过度依赖母公司,是否助涨了业务的脆弱性?
摆在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的最大问题是:尽快拓展薄膜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毕竟没有市场需求拉动的生产,犹如无源之水,终有枯竭的一天。汉能薄膜发电已经开始通过宜家将它的发电设备出售给欧洲消费者,除了为一汽大众、广州本田的生产厂房铺设薄膜太阳能发电工程,还为Tesla建设北京、上海的充电站,这正是它作为高科技公司令人期待的地方。
有朝一日,当李河君能成功地将薄膜发电技术商业化,那么,今天对于他的质疑会烟消云散吗?
原标题:争议首富:李河君的财富密码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