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4日
点击数: 380
"互联网+"方兴未艾,装备制造闻风而动。
一边是信息技术催生出新的业态,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边是产品制造技术水平仍待提高,传统生产制造利润持续萎缩。"互联网+"的介入,加速了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毫无疑问,"互联网+"装备制造业是发展趋势,工信部即将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要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调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中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的牵引作用。
"互联网+"给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带来的最明显改变就是研发的数字化和产品的智能化,继而带动了服务的网络化,使制造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维护成为可能。制造企业向用户输出的再也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基于产品之上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同时也收获到了除产品利润本身的服务性增值利润。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制造企业发展定位来说,到底是依靠服务业多一点,还是制造业多一点?由于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市场环境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单纯的生产制造难以形成足够的利润,产业亟需开源扩渠,服务型制造广受企业推崇。
就能源装备产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从售前咨询、个性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终身服务的一条龙业务链,完成了从单纯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方案供应方的转型,服务性增值业务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已经十分可观。
以沈鼓集团为例,近期推出的沈鼓云服务平台远程监测中心,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多端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流程,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流管理和分享,方便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查询所需了解的设备设计、生产、物流、安装、运行等所有信息,并支持实时沟通反馈。
沈鼓云值得肯定。依托"互联网+",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发挥创新驱动、尊重制造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必然举措,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服务型制造业却也显露"去制造业"端倪,这在民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目前国内能源工程项目存在新一轮技改刚需,油田、电厂老旧机组设备都面临升级换代和环保改造,在电厂的节能环保改造方面,电力设备企业可以提供一揽子改造方案,在油服领域,也总是能看到装备制造企业的身影。由于服务性增值业务周期短、成本低、来钱快,制造企业在服务环节表现得异常踊跃,四处承揽订单;而对于高端核心产品的开发研制,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设备企业少有作为、渐而不作为。
在"互联网+"时代,服务型制造给设备企业带来增值利润的同时,却也成了部分经营困难企业的救命稻草。设备企业积极参与服务业本无可厚非,但作为以产品制造起家的企业,放弃制造环节只做服务环节,或者为了全副精力投入服务业,设备完全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厂商买进总装,这对于国内制造业来说不是个好苗头。
"互联网+"装备制造业着力点是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业是基于制造业的增值业务,核心还是制造,根本还是产品,产品和制造模式仍然是设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服务型制造,要不断夯实制造业基础,要基于制造而服务,而不是为了服务而制造,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能放松,产品开发研制要下功夫。
当然,服务型制造业的"去制造化"还不是制造业空心化的唯一隐忧。未来十年的中国制造强调"互联网+"为主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这引起了业界部分人士的疑惑和担忧。
一方面,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核心产品的自主化、国产化攻关问题,产品高端升级仍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介入,在资金、人员方面都需要投入,对于关键核心材料部件仍受制于人的重大装备产业,此刻强调"互联网+"有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之嫌。
装备制造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装备是能源战略安全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不能被边缘化,更不能空心化,制造业空心化并不是"互联网+"装备制造业的真正内涵。
面对"互联网+"装备制造业,首先不能望文生义,产业重心依然是装备制造本身,设备企业不能舍本逐末;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应该倾力于产品的研发端和制造端,引导信息技术助力产品高端升级,要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发生。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