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电集团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4日
点击数: 332
我国发电企业应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契机,内外结合,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加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力企业。一方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发展本国电力工业袁创造就业,推动合作共赢及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电力合作,不断将我国优势能源技术和装备输出,实现我国发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审时度势,破解难题,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切实需要,是维护地缘政治平衡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地区繁荣和合作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划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下降,国内电力产能呈富余状态,发电企业效益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下降。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正式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为发电企业走出去并发展壮大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性机遇。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
《愿景与行动》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快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电力合作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我国在立足于国内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际电力合作,提升电力工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水平。“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是将掀起新一轮电力合作的新高潮。
“一带一路”为壮大我国发电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带一路”覆盖国家总人口达46亿,其中大部分国家人家用电量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经济实力较弱,电力发展滞后,资金和技术短缺。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本身具备电力建设投入的刚性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尤其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随着中国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电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的现象,而“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能源资源富集、电力需求量大,有关国家具有迫切发展大型水电、火电、核电的诉求,且大多希望我国提供大额援款、优惠性贷款或要求以BOT等方式实施项目,对企业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要求较高。实施能源尤其是电力合作,对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带动整体电力工业发展、推动发电企业走出去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历史机遇期。
一是沿线国家新建电力项目刚性需求的机遇遥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趋缓。中亚、西亚大部分人均用电水平依然有限,是新增电力需求的重要市场。除此之外,以经济增长带动新增用电需求的也将是最大的新增长点。
二是沿线国家现有电力装机更新改造需求的机遇遥据统计,到2040年,全球约有占现役装机容量40%的机组将退役,随之而来的便是电站的更新与改造。以OECD(经合组织)国家为例,这些成熟电力市场的煤电、气电、油电和核电装机中约30%使用年限已超过30年,无法满足正常运行和逐渐提高的环保要求,设备更新需求将变得强烈。
三是中国实施野一带一路冶战略带来电力互联互通新增需求的机遇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相当多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电力比较缺乏,而这些国家绝大多数也正是中国企业开拓的传统海外电力市场。有效结合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积极参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建设,从规划、投资、技术应用、设备出口、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这些传统海外电力市场进行深耕细作。
政府推动、整体协调,积极投身沿线国家电源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多年来,不论是装备制造业、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都已具备走出去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际合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发电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和经济问题,还存在政治上的问题。因此,企业走出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如果政府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国战略部署下进行海外商业投资,相比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独立走出去应对风险,显然更具优势。“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地为电力企业的境外发展规避风险、提供支持。因此,发电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下走出去,应充分利用我电力产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在我国政府整体协调推动情况下,政企联动,抱团出行,同时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平台,多方位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火电、核电、水电及新能源电力资源开发,为促进新兴经济体电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即可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带动相关装备产业,壮大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上下延伸、深入合作,全面推动我国发电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电力相对缺乏,增长潜力巨大,而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装备制造、项目运维、人才储备、技术标准、前沿技术研发及资本积累等领域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及企业间的电力合作,可以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同时带动电力装备制造、项目运维及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出口。
一是推动装备制造“走出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迅猛发展,电力装备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的发电机组快速增长,电网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了大机组、大电网的新发展阶段,并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之列,持续向更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更高目标迈进,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属于电力工业欠发达地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具备参与沿线国家市场竞争的明显优势,发电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同时,应推动中国电力技术装备“走出去”。
二是推动项目运维“走出去”。目前我国在役运行的电源装机已接近14亿千瓦,在大量电厂项目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发电企业应在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打造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全面参与到沿线国家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积极推动我国项目运维管理团队和方法“走出去”。
三是推动技术标准“走出去”。我国发电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整套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中国资本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输出,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占有率,加强区域电力互联互通的融合程度,符合“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国发电企业应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契机,综合资金、技术、装备、成本和管理等多方面优势,融合各方面利益,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内外结合,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加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力企业,一方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发展本国电力工业,创造就业,推动合作共赢及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电力合作,不断将我国优势能源技术和装备输出,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推动结构调整,实现我国发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