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言论】电网能力本可保证四川不弃水 但还是弃了......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4日

点击数: 227

电网企业在四川水电的消纳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值得肯定。但是,大家听到的都是对它的指责。因为最近几年那里连续弃水,总有一些人喜欢把这些弃水换算为钱数,说几十亿元白白东流了。但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阅读5月15日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基地弃水问题驻点四川监管报告》,人们不难发现如下结论:电网现有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四川不会弃水。

 

但是,还是弃了。

 

追责为何弃水96.8亿千瓦时?

 

能源局的专项监管报告是这么说的:四川水电多,消纳不了,这的确有其客观原因,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我们仍然无法解决弃水问题。

 

主要原因就一个:供多于求。

 

为了把这些超过需求的电量销售出去,无非就是把电力运到更远的地方,或者让当地市场多消费点电力,还有就是“鸠占鹊巢”,压制煤电市场份额。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扩大需求,还是比较对症的。

 

但是,上述这些思路、办法,很多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使:本想外送的,结果送不出去;想在本地销售的,受当地电网路线太少的限制,走投无路;想替代煤电的,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替换到位。

 

可以发现,这都是由于电网的不是:调度没有执行到位,所以原本被替代的煤电电量无法被替代;网架建设没有到位,结果让水电电量无路可走,导致一些地区想用水电却送不进来,只能选择火电了;外送通道运行不利,本该外送的,却滞留在当地。

 

上述问题有多严重呢?就如刚才说,弄好了的话,四川现在是不会发生弃水的。但是生生地弃了96.8亿千瓦时。

 

其中,在外送通道方面,四川2014年外送能力尚可再多送出80亿千瓦时,而2014年四川弃水量为96.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外送通道运行好了,可减少80%的弃水。(因具体内容比较冗长,本文全文摘录能源局的专项监管报告,并将其以附件形式列在本文末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看。)

 

在地网架薄弱方面,共导致了弃水电量18.3亿千瓦时。当然,这只是有数据可查的影响因素。由于相较于明确数字,其他缺少确切数据的原因难以给你直观的印象,所以此不赘述。

 

回头看看,上述两者共98.3亿千瓦时,已超过96.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干好了这两件事,四川就不会存在弃水。

 

不过,还有一件事同样值得关注,因为干好了这件事,情况也会好更多。“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这是专项监管报告的原话,很官方。根据报告的具体内容,可以翻译为:如果调度运行好了的话,还可以多消纳水电19.21亿千瓦时。

 

上述三者相加可减少弃水近120亿千瓦时,远大于去年的弃水量,即电网现有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四川不会弃水。

 

其实,弃水肯定不能单单怨人家电网企业,像电源企业、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是不是也难辞其咎?

 

  附件现有外送通道能力尚有潜力可挖

 

四川省调和国调通过协调向家坝、溪洛渡电厂开机组合,加快宾金直流建设与投运,在消纳四川水电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通过专项监管发现,如果挖掘通道潜力,部分时段一些线路的输送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减少调峰弃水量。

 

① 是复奉直流(设计输送能力640万千瓦)2014年6月1-25日平均最大输送容量仅413万千瓦,按照复奉、宾金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规定,通过变化开机方式,在向家坝水电站增加1-2台开机的情况下,四川省调度水电机组通过复奉直流平均可增加外送100万千瓦以上,预计可多送出四川水电约7.6亿千瓦时。

 

② 是德宝直流(设计能力300万千瓦)由于受端西北电网局部断面受限原因, 在2014年6-8月部分时段输送功率达不到120万千瓦的控制能力,少送出四川水电约2.2亿千瓦时。如果德宝直流达到设计能力,汛期还可多送出四川水电近65亿千瓦时。

 

③ 是川渝通道在2014年夏季大方式下,如果通过优化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国调水电站出力,减少80-100万千瓦出力,同时增加约100-125万千瓦的四川省调水电站出力,在保障复奉、宾金直流满功率送出条件下,川渝通道输送能力可提高到380万千瓦,7、8月份可多送出四川水电约6.4亿千瓦时。

 

相关推荐

 

为何四川不以水电气电为主

 

文/张树伟(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系)

 

四川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一旦建成,其运行成本很低,有足够竞争力在能源与电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四川也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占据资源地利优势,投资成本低的天然气发电类型(通常单位千瓦投资比煤电低30%)往往具有更低的长期平准化发电成本,会在水电之外拥有优势。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