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印度到底害怕西藏这个水电站什么?

来源:中国西藏网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9日

点击数: 1305

10月13日,西藏最大水电工程----藏木水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当天,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问:“该水电站建在雅鲁藏布江上,印方担心这会造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流改道”。印度为何老揪着这个水电站不放,它到底害怕什么?


  一怕中国放水,印度被淹。西藏自治区藏木水电站是西藏最大的水电开发项目,也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规划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位于山南地区加查县境内,历时8年修建完成。该水电站的投用在印度引发了担忧,媒体认为中国“或将拥有在冲突时期放水从而导致严重洪水威胁的能力”。这种忧虑由来已久:2014年,《印度时报》曾以《印度担心中国藏木水电站引发洪水》为标题进行报道,质疑工程会引起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印度发生山洪和泥石流。


  二怕中国截流,影响供水。“同一个印度”网站报道,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下同)是印度东北部农业生产地区的生命线,现在却被中国控制了。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撰文称,许多印度人和国际安全专家担心中国未来遭遇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时,会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调到干旱的北方。印度《快报》更直白提问:“如果两国发生冲突,中国利用大坝截流怎么办”?


  三怕影响环境。据印度媒体报道,一些环保人士认为,中国在环境脆弱的西藏修建水电站,将对该地区地壳的稳定产生影响,危及下游数以百万计的居民。


  面对这位邻居的严重关切甚至说是恐慌,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态度,几乎每年都要解释一遍。


  外交部分别在2012年2月、2013年1月和2014年11月回答过此议题。在10月13日的记者会上,华春莹再次重申,中方一贯持负责任的态度,会充分考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双方通过专家级会议机制保持着良好沟通。


  首先,藏木水电站大坝的主要作用是发电兼顾生态用水,解决藏中地区缺电的问题。既然不用于灌溉及工业用途,就不需要大量截流蓄水,对下游并没有大的影响,更谈不上“印度被淹”。这一点也得到了印度前外长克里希纳的承认:“新德里得到的相关论证认为,藏木水电站并非用于蓄水。”


  其次,连部分印度媒体也承认,中国的水电建设中没有随意引流或分流,“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设施改变了该流域的水流方向和流量”。包括印度时任总理辛格和前水资源部长哈里什•拉瓦特在内的印度高官也认为,中国在雅江的水电项目并没有对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量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旱季的水量,影响供水之说也难以成立。事实上,中国对中印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总体很低,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


  在生态环境方面,藏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未雨绸缪”。工程配套建设了鱼类增殖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等环保设施。为了尽量减少对鱼类生存繁殖的影响,藏木水电站还专门规划了全国最大、长达4公里的鱼道。


  以上种种,恐怕印度并不是不清楚,却似乎总抱有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印度媒体对中国的一些问题一向非常敏感,很多时候都把事情往坏处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峰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印度媒体往往充满民族主义情绪”。


  其实,印度在这有点上“以己度人”的意思。因为它自己在处理国际水资源争端中可称是“素行不良”。6个陆上邻国中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3国都有水源纠纷。流经印度的多条国际河流都被印度纳入内河联网计划,大量截取水源,可谓是“雁过拔毛”,令下游国家十分郁闷。


  再往深里说,印媒的纠缠不休也反应了国际水资源分配的困局,有专家分析,水资源争夺必将与现在石油天然气一样,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全球因水资源引起的争端也确实不少。


  水既为大自然赐予,是生命繁衍的动力,也可是制衡对手的“利器”。历史上不乏战例是以水为兵,倚水发势,而运筹时局,掌握主动的。


  古有春秋时,楚国侵犯宋郑两国国,“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以及战国时白起伐楚,水灌鄢城之例。今有以色列与约旦、黎巴嫩的边界问题。“水战争”的背后实实在在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如今,中国位于雅江、怒江、澜沧江等国际河流上游,“具有垄断般的地理位置,对亚洲重要河流的上游形成控制”。中国修建了水库就等于给雅江安上了“水龙头”,放不放水、放多少,决定权都在中国的手里,处于中游的印度很可能被掣肘,这才是印度担心的核心问题。


  但是,这份担心真有必要吗?


  目前,中印关系总体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用“三个伙伴”来定位新时期中印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哪天为了水起了冲突,还可以通过国际谈判或对话机制来解决,“一个水电站引发的恐慌”实在是没必要,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