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五大发电之国电:坚持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国电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0日

点击数: 399

编者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将打造“绿色国电”作为企业发展愿景,通过“转变理念”、“调整结构”、“创新技术”、“细化管理”节能减排四部曲,环保能力不断增强。然而,随着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要求日趋严苛,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资金投入巨大、成本难以收回、技术突破困难等问题。如今,“十二五”面临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启,如何使节能减排工作更加经济高效,兼顾效率与效益,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国电)始终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央企必须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全面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中国国电秉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先后进行了“转变理念”、“调整结构”、“创新技术”、“细化管理”四部曲,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科技环保的生产水平,谱写了发展“绿色国电”的新篇章。

 

绿色理念融入企业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和环保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保工作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意义重大。中国国电将环保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来强化培育,将环保与安全一同作为企业经营的第一责任、第一政绩、第一纪律,将打造“绿色国电”作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愿景。

 

实现“绿色国电”,要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思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的文化和战略要求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中,以绿色环保的思想指引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中国国电根据这一理念,把环保融入生产、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在各个电厂建设、生产、关停等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坚持以环保达标为引领,严格按照环保政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为此,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年度考核,实现了对分(子)公司的闭环管理。

 

实现“绿色国电”还要有“绿色电厂”。集团所属的各个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同时,也抓好水污染、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通过不断技改和精细化管理,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强化废物资源化利用,在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废物排放。通过这些措施,建设绿色示范电厂,为打造“绿色国电”积累丰富经验。

 

中国国电还致力于在集团内部营造一种绿色低碳导向的管理氛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员工环保意识,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要带头实施节能减排,充分理解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克服环保工作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思想观念,使每一名员工都自觉按照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支持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绿色管理行动之中,让绿色低碳的管理理念真正融入企业文化发展的血脉中。

 

转型升级助力节能减排

 

“十二五”以来,中国国电以“绿色国电”、“效益国电”为引领,优化装机结构,在火电产业方面优化增量、改造存量,进一步提升高效火电机组比例,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提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

 

在增量方面,重点发展大型清洁高效节能环保机组,除了个别热电联产机组外,不再新建6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重点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截至2014年底,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已达48.5%,比“十一五”末提高9.2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了34.4个百分点。拓展储备优质项目,打造一批超低排放、超低能耗的示范项目,2012年投产的国电布连电厂国内首次应用辅机单列配置理念,供电煤耗实现292.9克/千瓦时,处于国内空冷机组的最优水平;2015年即将投产的国电泰州电厂国内首次应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大力开展设计优化,确保实现发电煤耗253.17克/千瓦时的设计目标,将创造世界一流能耗水平。

 

在存量方面,中国国电累计投入230亿元资金用于现役机组节能减排改造,先后完成850项重大节能改造(通流改造、热电联产改造、汽轮机冷端优化、辅机变频、治理热力系统内外漏等),对88台机组实施脱硫(提效)改造,152台机组实施脱硝改造,101台机组实施除尘提效改造。综合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完成泰州2号、常州1号机组等环保改造示范项目,确保达到燃机排放限值,为集团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办的全国火电2014年度火电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中,中国国电41台机组榜上有名,获奖等级和台数处于可比企业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国电紧跟国家政策部署,顺应形势、抢抓机遇,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15年9月,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135.8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风电利用小时数、经营利润国内领先;旗下香港上市公司龙源电力是中国国电风电投资开发的核心平台,在全国拥有270个风电场,业务分布于中国29个省市区,以及加拿大、南非等国家;水电装机容量达1556.2万千瓦,形成了“四区一流域”的水电开发布局;同时稳步推进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创新技术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国电充分发挥下属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电科技环保集团等科技单位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应用推广高频电源、湿式电除尘、纯凝与背压混合运行供热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装备。东胜、榆次等机组应用热泵和背压供热技术,平均供热能力提高35%,降低煤耗15克以上。国电依托北仑电厂,开展了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改造成为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研究,预计可降低煤耗40克左右,为占装机规模46%的亚临界机组综合提效、脱胎换骨探索了一条新路。

 

为了控制火电机组氮氧化物的排放,中国国电下属烟台龙源通过研制特殊的低氮燃烧器,大幅降低了W型火焰炉的氮氧化物浓度,显著减少了改造投入和运行成本。烟台龙源的等离子点火技术,装机总容量超过2.76亿千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且在韩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已有累计924万千瓦机组的应用业绩。

 

截至2015年3月,中国国电拥有低氮燃烧、等离子点火、SCR与SNCR脱硝、双循环湿法脱硫、湿式除尘、电袋除尘等全系列成熟减排技术,在国内的火电企业广泛应用,领先于其他发电集团。在科研方面,国电自主研发的“火电行业重大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燃煤电厂烟气催化脱硝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项目获得了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表彰,累计专利数1400多项,居可比企业第一位。

 

总结经验健全管理机制

 

节能减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政策为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硬性目标,但随着国家能源与环境形势的发展,政策要求会不断变化。中国国电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每年都会根据最新政策要求修订未来三年的节能减排规划,来为基层企业明确指标,要求基层企业坚持严格的考核制度,按照集团公司三年规划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例如供电煤耗、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总量等指标不能超过相应限值,改造工程要按期完成。基层企业的指标完成情况将计入集团公司对基层企业的考核当中。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

 

打造“绿色国电”的同时,不仅技术要创新,机制也要创新。近年来,中国国电在明确指标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产研协同创新机制,利用多种形式筹措研发资金来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作。在系统内部,构建起创新成果推广和深化开发的平台,完善研发容错机制,放活科研成果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对创新成果的利益分享机制,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对重大科研成果实施特别奖励,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经过多年的努力,尽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面临着以下困难:

 

其一,节能减排投入巨大。“十二五”前4年,中国国电在节能减排技改上的投入累计已达到230亿元,未来3年预计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合计将达235亿元。其中,按《行动计划》要求,中国国电在2014~2020年间需至少完成41台、2026万千瓦火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仅改造费用就需约45亿元。

 

其二,环保电价补贴不足以弥补成本。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补贴标准,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并达标排放的燃煤机组,每发1千瓦时电可分别享受1.5分、1分、0.8分的补贴,即环保电价补贴合计2.7分/千瓦时。除新疆、东北地区的脱硫电价或脱硝电价略低于该水平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严格按此标准执行。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减排成本的估算,结合自身情况,中国国电达标排放的平均成本约3.9分/千瓦时(考虑一般限值、特别限值、超低排放时的平均值),比现行环保电价补贴高出1.2分/千瓦时。集团目前煤电装机容量9157万千瓦,按年发电4500亿千瓦时考虑,每年因环保补贴缺口减少利润54亿元(按100%达标排放考虑)。虽然近两年因煤价下行利好,利润较为可观,但由于历史亏损较多,资产负债率仍超过80%,融资困难,企业的经营压力仍然很大。

 

其三,节能减排技术突破难度大。《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对新建机组、现役机组提出了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但目前主流技术在国内外燃煤机组上长期稳定实现超低排放的应用案例尚不够多,需通过现有示范工程验证可靠性。火电厂节能技术已遭遇瓶颈,成熟技术该采用的基本都已采用,进一步可选节能技术少,潜力小。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节能减排的工作依然紧迫,为此,集团也相应部署了加强节能减工作的具体要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减排工作上,更是不遗余力地有序推进超低排放,为京津冀地区减少雾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标题:坚持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国电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