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3日

点击数: 450

“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是国家能源局软科学课题项目,由中国能源报社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组织实施,研究对象包括在中国境内(含香港)注册的企业(不含外资独资企业)和在境外注册、投资主体为中国自然人或法人、主要业务在中国境内的能源企业。项目采用国际通行评价方式,以能源集团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评价标准,旨在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手段,厘清我国能源产业格局和确定能源集团的市场地位。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反映了2014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

 

一、“500强”总营业收入占GDP比重降幅扩大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入围门槛达到7.7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略有提高。营业收入总额为19.53万亿元人民币,GDP占比由去年的33.17%下降到30.68%,同比下降2.49%个百分点。历届“500强”GDP占比见图1 。

 

“500强”营业收入占GDP比重下降,主要是受经济增速下降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求受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的双重影响。

 

2014年经济领域最热的一个词是“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新常态反映在能源领域,首先是能源消费总量增幅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0亿吨标准煤,同比仅增长2.2%,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10年来的最低点,201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同比下降38%。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通常用两者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表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2014年,耗能少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8.2%,高耗能的第二产业比重为42.6%。另一方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倡导和科技装备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能效提升,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降幅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二、 “500强”增速明显放缓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0%,增幅较上年回落4.36个百分点,为历年增速最低。历届“500强”营业收入增速详见图2。

 

“500强”总营业收入增幅大幅下降,主要受传统能源企业发展速度普遍下降的影响,尤其是前10强企业。前1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历年来占“500强”总营业收入一半以上,其收入变化情况详见表1。

 

2014 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半年高位震荡,下半年单边大幅下挫,第四季度更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下半年国内11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此外,石化产品需求增速降低,价格下跌。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六年来首次出现收入下降,降幅分别为1.87%、1.06%,合计减收884.88亿元人民币。

 

2014年,国内煤炭企业面临需求疲软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煤炭价格延续了自2013年以来的跌势,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扭转。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主要耗煤行业消费下降。根据主要耗煤产品产量测算,电力、钢铁、建材三个行业耗煤同比下降3.4%、1.4%、1.1%。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3年的9.8%提升到11.1%,煤炭比重从66%降至64.2%。由于国内煤炭企业情况复杂,去产能过程艰难,2014年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召开多达数十次煤炭行业脱困会议,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央企和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减产。2014年,神华集团营业收入下降429.16亿元人民币,降幅11.6%。

 

电力行业,2014 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3.8%,增速同比回落3.8 个百分点。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0.7% 。2014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下调了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受量价双降的影响,以火电为主的五大发电集团除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外均为负增长,其中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减收194.08亿元人民币,降幅8.34%,失去了保持两年的第10的位置。

 

三、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千亿级规模企业数继续上升,10亿级规模以下企业数大幅下降。其中,营业收入10亿以下企业数从上届的32家下降到20家。千亿级及以上规模企业33家,营业收入占“500强”总营业收入的74.35%,比上届略有提升。历届“500强”千亿及以上规模企业数及营业收入占比详见图3。

 

万亿级规模的企业依然只有3家,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总营业收入占“500强”的34.86%,同比下降0.26%。万亿级企业单体规模与千亿级企业相差悬殊,万亿级排名第3的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收入是千亿级排名第1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年收入的3.42倍。如果没有大体量的兼并重组,万亿级队伍难添新丁。

 

千亿级企业数和营业收入额在500强中的占比进一步增加,企业数比上届增加1家,达到30家,营业收入占比39.49%,增加0.85%。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晋阶千亿级企业行列,而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退出千亿级行列的企业。


  百亿级规模企业基本稳定,10-100亿元人民币之间企业数由上届的291家上升到301家,增加了10家。

 

千亿级企业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政府主导的行业整合是重要因素之一。在30家企业中,煤炭企业15家,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晋能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家是近几年新组建的能源集团。电力企业8家,其中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于2011年新组建的集团公司。10亿元以下规模企业体量过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明显较弱,上届年收入1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因业绩下降而落榜。

 

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力量崛起

 

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燃气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企业发展迅速,在“500强”中的地位日渐加强。从入围企业数量上看,新能源、节能环保、燃气分别为75家、10家、19家,总计104家,较上届分别增加6家、5家、1家,总计新增12家,营业收入总额占“500强”比重从上届的2.92%上升到3.52%。电力、石油、综合类入围企业分别减少4家,煤炭企业入围数维持不变。各细分行业入围企业数见图4。

 

从排名上升情况看,在244家排名上升的企业中, 66家属于清洁能源企业,占其总入围企业数的63.46%,其中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排名上升90位以上。从企业规模扩张情况看,节能环保、燃气以及新能源营业收入增加的企业数占其相应入围企业总数量的比重均高达70%以上,分别为70.47%、78.95%、70.67%,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4年是光伏、风电政策年,国家层面出台各类光伏政策多达32项,风电政策10多项。政策利好刺激了行业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同比增长60%;光伏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7%;风电上网电量153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8%。

 

雾霾锁城凸现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紧迫性。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环保标准持续提高,随着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政策的颁布, 2014年环保产业的市场活力也进一步被激发,环境治理逐步进入“法治时代”。火电脱硫脱硝成为硬标准,直接带动了相关节能环保企业的业务增长。煤改气的逐步实施增加了对燃气的需求。2014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仍然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1816亿立方米,绝对消费量达到1761亿立方米;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燃气、工业用气量持续增长;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年新增管道长度超过5000公里。

 

五、企业区域分布集中

 

“2015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涵盖了除西藏之外的其他31省(市)和香港地区的企业,其中61.8%的企业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山西、内蒙、河北、河南、上海等10个经济发达地区或能源大省(市)。作为能源和经济大省,山东省入围企业历年来均位居第一,本届入围企业49家,比去年增加1家。本届入围企业数变化较大的有6个省,分别是江苏、江西、云南、安徽、浙江和四川,其中前四省入围企业数增加,后2省入围企业数下降。

 

江苏省入围企业42家,其中新增8家,排名从上届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二名。江西省新增4家,排名上升5位。云南省新增4家,名次上升3位。安徽省新增3家,排名上升4位。


  江苏省是新能源企业的聚集地。75家入围新能源企业中15家注册地在江苏省,其中包括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光伏、风电行业龙头企业。江苏是能源消费大省,但却是传统能源小省,电力缺口大,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江苏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57万千瓦,位列华东各省之首,风电装机302万千瓦。

 

浙江省入围企业34家,比上届减少8家,排名从第二降为第五。浙江省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最为活跃,入围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其数据可得性变化较大,影响了排名。其中,浙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营业收入低于入围门槛出局。

 

四川省入围企业10家,比去年减少4家,其中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城国际动漫游戏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资产重组,主营业务改为煤炭)、恒鼎实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煤炭企业)因营业收入下降而落榜。

 

从各省(市)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来看,北京市名列第一,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高达59.40%,远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山西省和山东省,其营业收入额占比分别为7.61%和4.84%。北京是中央企业的聚集地,全国最大的能源企业基本上都在北京,因此,北京市“一市独大”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大省山西省、内蒙古和河南省均出现了营业收入总额下降的局面。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