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6日
点击数: 344
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换挡和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消化并行的情况下,未来五年中国对外经济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话题,《中国新闻周刊》近期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开放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国内改革
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全球分工战略让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在经济新常态下,未来五年中国对外经济将主要面临什么问题?
隆国强:过去30多年,中国是全球化中少数几个受益的发展中经济体,而且受益比较多,这就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比较成功的。
未来五年,中国对外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外需不振。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前,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到金融危机前,每年都实现20%-30%的出口增长,非常强劲,对产业发展、解决就业都起到很大作用。近两年,中国出口是负增长,但从短期GDP核算角度,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还是正效应。可是出口有个乘数效应,比如出口增长20%,将带动很多制造业的投资,出口前景很好,设备投资就会增加,可如果出口负增长10%,还有人敢去投资吗?所以还要考虑出口的乘数效应。出口萎缩对经济增长有很大打击,外需不振对制造业来说就是很大挑战。
二是中国正处于比较优势转换阶段。以前靠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国际竞争力,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就必须转型升级。升级就要创新,要技术,同时还要和发达国家开展竞争。而原来的传统产品,则要面对来自印度、越南等更低成本的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前有虎后有狼”,两头挤压。
三是现在处于新一轮经济贸易规则制定的新阶段。贸易投资自由化继续深化,拓展到很多新的领域,比较典型的就是TPP。
因此,对中国来说,如何在新一轮国际规则演变过程中争取话语权,能制定更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将是很大挑战。
现有的国际经济规则,多是原有大国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制定的规则,更多体现他们的利益。因此,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把自己变成强者。多年前,我们中国人认为自由贸易会带来灭顶之灾,可现在放眼全球,正是中国在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所以,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多地着眼于把自己迅速变成强国。
过去30多年里,中国的对外开放,除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等实际层面的意义外,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国内改革。其中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示范效应,开放的地区取得好的成绩,给了国内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比如深圳特区。二是倒逼效应,比如在各种国际谈判中的承诺,中国是个信守承诺的国家,对外承诺会倒逼着进行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蓝图,除了顶层设计和群众首创相结合,同样需要开放领域的示范和倒逼,比如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在实验探路。未来还有很多国际谈判,比如中美投资协定等,这些都将进一步发挥以开放促改革的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5〜10年,中美在世界经济格局的中的地位会有怎样的变化?
隆国强:我认为,5年内,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可能追上美国,但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在5年甚至10年内都很难撼动。
各国都希望在全球经济中寻求一个对自己相对有利的位置,一是在市场竞争中抢占生产价值链的高端;二是希望规则对自己更有利。规则的演变实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要着力推动国内经济的升级,特别是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 10年前中国出口高铁都无法想象,但今天却有可能实现。因此,用10年时间,可能推动一些产业,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这取决于改革创新步伐的速度有多快。
除了传统产业升级以外,还有很多新的重大机遇。我认为特别要抓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这给了中国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会孕育一些新的产业,比如IT产业,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产业,从硬件、软件到各种应用,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在全球互联网企业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可以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比如汽车,如果继续做今天跑在马路上的传统汽车,中国的机会并不多,因为汽车产业已被美日德三国瓜分完毕。但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新能源,就有了新的机会。比如特斯拉是靠新能源汽车挤进来了,也许10年后将是汽车市场上很重要的一家。再比如谷歌、微软等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造出无人驾驶、高度智能化的汽车,把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到一起,创新出很多新的东西,这就是“互联网+”。
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加速竞争力升级,用10年时间,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推动未来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产业转移促结构升级
中国新闻周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否成为解决中国国内经济不振的突破口?
隆国强:“一带一路”是区域合作的倡议,是开放式的,通过60多个国家增强彼此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在合作中发展,是互利共赢的。
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的好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拓展国际空间。中国是资源、能源短缺的国家,60%左右的石油靠进口,以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更高。绝大部分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人均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所以要在全球考虑中国资源、能源安全保障问题。而“一带一路”这个区域合作倡议有利于增强中国资源、能源安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空间。
二是通过深化和其他国家合作,会为中国的优势产业找到新的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我国在这一领域拥有很强能力,如技术能力、施工能力,同时带动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发电设备等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出口结构升级。
从长远看,形成新的区域合作生产网络,一些设备制造、开拓市场,这些都是资本、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如水电站、核电站,汽车、火车、高铁等,在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中还有一些距离,但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可以创造新的机会。
三是产业对外转移能够更加有序。一些原来对中国经济作出贡献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现在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是自己探索,可能会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面临政府腐败、低效率、犯罪率高等风险。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企业除了自己单打独斗,还能抱团出海,在国外形成中国的工业园区,通过园区经营者来处理法律等各种问题,从而降低风险。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企业跨境产业转移后,会不会在国内造成就业压力等问题?
隆国强:转移不完全是坏事,没那么可怕。很多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结构调整,让不再适应本土的产业转移出去。产业转移后,会倒逼结构升级,形成新的区域生产网络。
关键在于产业转出去和自己在全球生产链升级的步伐要合拍。比如韩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也生产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是运动鞋生产大国;但到了90年代,也就10年时间,一双运动鞋都不产了,全都转到了中国,韩国鞋厂工人也都转到其他产业了。但韩国这几年发展挺好,即便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也影响不大,主要在于韩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升级很成功,把低附加值产业转到中国,而中国又是其最大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每年韩国对华贸易顺差达数百亿美元,所以这个转移是有好处的。
中国也一样,当我们把低端、低附加值的产业转走后,仅仅看这个环节本身,丧失了一些就业机会,如果短期内升级上不去,就会面临工人下岗、农民工回家等一系列问题。但如果中国升级的步伐和转移的步伐同步,甚至更快,那么中国将是受益的,所以产业能不能顺利转走,关键取决于能不能顺利升级。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过程会是多长时间?
隆国强:一旦开始产业转移的步伐后,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因为产业结构升级是个动态过程。比如韩国,它的产业转移至今没有结束,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走了,但其他产业也还在继续转,随着本土产业不断升级,低端产业继续往海外转移。
一个国家之所以变得富裕,变得发达,关键就是其产业不断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原来中国比较落后,光看到别人往我们这儿转低端产业,我们却没有转出去。而今天开始对外产业转移,是发展的结果。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