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坝主”挺起水电脊梁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点击数: 238

2016年11月11日上午十点,国家清洁能源重大工程、我国第一个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项目、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设计施工总承包联合体承建的杨房沟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与此同时,水电七局中标承建双江口大坝工程,其土心墙堆石坝坝高312米,居世界同类坝型的第一位!

 

“因水而生,为电而兴。自1965年诞生起,一代又一代七局人就把水电之根深深扎进了华夏的春山秀水之中,秉承工匠精神,精耕细作得以枝繁叶茂。”公司总经理申茂夏深有感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龚嘴到铜街子,从三峡到二滩,从紫坪铺到龙滩,从锦屏到溪洛渡水电站,从向家坝到白鹤滩……太多数不尽的水电站,伴随着国内水电市场的潮起潮落,不断调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2013—2016年间,水电七局除了在国内水电市场一直保持“坝主”地位外,不断联手探索开启国内水电建设新模式,使得水电能源建设如沐春风。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截止到2016年10月,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在国内水电行业依然占居龙头地位,承建世界第一高拱坝、世界最大地下厂房、世界最高碾压混凝土大坝、世界第一土心墙堆石坝、世界第一长坝……

 

  众多世界第一显现“坝主”竞争力

 

“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夯实基础,我们在水电行业这么多年,一定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换个说法,我们水电建设卖点就是技术创新……”在申茂夏看来,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年来,中国水电七局行走于名山大川,在水电建设土石方开挖、混凝土高坝、特大型地下洞室、复杂地质条件基础处理、巨型水电机组安装、超大型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等领域创造出众多世界第一:

 

代表作之——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筑坝技术,难度指数:五星。坝高305米,为世界第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环境最恶劣、技术难度最大、建设管理难度最大”的巨型水电工程。

 

取得成就:成功攻克了深切峡谷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最高超300米级高拱坝、最大规模的高边坡、最大规模的拱坝地基处理、最高水头充压水封弧门安装、最大消能与雾化防治、最难的左岸导流洞下闸与12米深水下砼围堰、最难的高陡峡谷区巨型水电工程左岸施工布置、500米级高陡边坡开挖锚固、高拱坝混凝土浇筑温控等世界级难题等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和行业第一。

 

代表作之——广西龙滩水电站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难度指数:五星。坝高216.5米,为世界第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取得成就:凝炼了国内外200米级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理论和实践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对先进技术集成式创新,创造了碾压混凝土大坝主体工程日浇筑20780立方米、月浇筑31.6万立方米的世界新纪录。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所形成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有力地推动世界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的快速发展,对大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先后获得中国电力科技一等奖,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碾压混凝土里程碑工程。“龙滩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代表作之——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堆石坝筑坝技术,难度指数:五星。坝高205米,为世界第二高坝,巴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大坝总填筑量为1728万立方米。该项目总库容为440亿立方米,大于393亿立方米的三峡电站总库容,为当时中国在海外建成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取得成就:200米级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当时大坝结构中最新一代的升级换代产品,28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在此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中国大坝界经过十余年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应用的结晶,。2011年11月获中国工程最高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依托硗碛水电站开展的“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标志着水电七局的堆石坝筑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代表作之——苏丹麦洛维水电站,长坝技术,难度指数:五星。麦洛维大坝位于尼罗河上,兼有发电、灌溉和环保功能,是当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史上中国企业承包的最大单项国际工程,坝高65米,全长9.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电站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相当于苏丹当时总发电量的两倍以上;且周边基础设施非常原始,环保压力巨大。

 

取得成就:在大坝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挑战,解决了一系列在热带地区建水电项目的技术难题。苏丹号称“世界火炉”,平均温度40摄氏度,夏天室外温度可达50摄氏度。麦洛维大坝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开创了在世界最炎热地区筑坝的先河。

 

代表作还有,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特大型地下厂房施工技术,难度指数:五星。向家坝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拥有“单机容量、地下主厂房跨度,主厂房高度、引水隧洞开挖直径、压力钢管直经、尾水主洞开挖断面”六个世界之最;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引水发电系统世界最大地下厂房。地下洞群规模巨大,由大小不等、长度不一、空间交错、平面相贯的229条洞室组成,总开挖里程约64公里。其中地下厂房长453米、宽34米、高88.7米,开挖跨度和高度均为当今世界之最。

 

取得成就:承建向家坝在绝无仅有的世界级地下厂房岩壁梁开挖中成功应用“爆刻技术”,取得巧夺天工的爆破效果,中国水电七局通过“爆刻技术”一次成型的岩面,成型尽在掌控之中,就像雕刻家的精美杰作。而后承建白鹤滩的施工过程中,岩锚梁开挖打造爆刻精品、钢模台车浇筑岩锚梁创行业之先,标志着复杂地质超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EPC 水电“第一品牌”行使“坝道”

 

作为国内水利水电建设第一梯队,水电七局在水电建设领域拥有无法撼动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2015年,国内新签合同额约为人民币约90亿元,占据国内水电市场十分之一份额。

 

后水电时代,光有份额是不够的,如何控制水电开发成本成为困扰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甚至有人质疑,国内水电模式已走入黄昏没落。但2016年的春天,一个叫杨房沟的水电站启动回答了众多质疑,开启了中国国内水电开发新模式。

 

2016年 2月2日,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大型地下厂房和百米级高坝整体EPC水电项目——杨房沟水电站合同在成都签订。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七局、华东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合作,标志着继鲁布革水电站之后我国水电建设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践,为新常态下水电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国内水电市场萎缩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当旧有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我们就必须求变。”这也使我们从传统低端的施工承包商实现了总承包商转变,通过EPC,把产业向高端拓展。

 

有人问:这种模式和以前感觉没什么区别?

 

申茂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原来修一个房子需要找人设计、建设、装修,现在只需要“拎包入住”,不仅质量有保障,价格还优惠了不少。

 

进入杨房沟之初,申茂夏就强调:以前我们多做加法,现在要学会做好减法;要闯出一片新天地,双赢和多赢才是最终目标。

 

2016年《总经理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杨房沟EPC项目为载体,高端开展项目标准化建设。“中国水电七局负责人介绍。

 

要适应EPC项目的管理模式,一切都需要变革、创新,创新意味着改变。如何打破旧的陈规陋习,颠覆以前所有的管理方式?那就要从颠覆中寻找灵感。为此,水电七局人在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进行艰难的蜕变。

 

对每个施工循环进行全程跟踪与监控。每放一炮,总承包部都要对每茬炮进行爆破后效果评价,及时收集爆破参数,不断调整、优化参数;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施工部门承诺:工地上24小时随叫随到,现场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于是有了这样的镜头:半夜去现场察看围岩类型;凌晨去掌子面验收炮孔;午睡时间去验仓号查看……

 

总承包部加大安全文明施工、开挖质量重奖重惩力度,实行奖惩并举,有效减少、杜绝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每月一次的月度考核,更是将工区的业绩与绩效结合在一起,大大促进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的转变。

 

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工作方式的改变,对总承包部现有资源的整合、重新配置与优化也是一种创新。大坝工区、地厂工区、试验工区、基础工区、砂石工区、辅助工区等的相继进场,就属于一种对总承包部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是一种大胆地探索。要快速走向适应水电EPC项目的管理思维,从多方面的投入到创新的思想,七局人、华东院人在雅砻江畔上演着从无到有的创新精彩。

 

施工现场的风管、水管、电线、电缆支架全部采用测量仪器放点,把水平度控制在1厘米之内;施工现场增设垃圾桶,收集所有零星垃圾;现场配备专门吸烟室;配备标准化、环保移动厕所;对于营地建设,水电七局统一购置垃圾桶50个;辅助工区专门的垃圾车每天对所有工区进行垃圾收集运输;水车不停地在所有道路洒水,进行有效降尘……

 

制度是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是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适应EPC项目的管理模式的必须选择。总承包部从进场伊始,就着手创新管理制度。截止目前,总承包部制定推行103个各项管理制度。

 

通过一段时间艰难的适应与改变,水电七局人最终破茧成蝶,以最美的姿态稳立杨房沟水电站。

 

经历50多年的历程,水电七局水电建设无论从技术水平和建设规模、经验来看,目前都位居全球前列。对此,七局人充满自信,“我们可以代表了中国水电建设的最高水平。我们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未来模式的创新中。”

 

站在新的路口,水电七局这艘航船,载着梦想和期待,继续前行!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