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水电成为长江流域的能源“顶梁柱”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点击数: 710

“水电已成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撑能源,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1月2日,在三峡坝区特邀出席长江流域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刘丹雅对记者说。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水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水资源量约9960亿立方米,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天然落差5400米。据水力资源复查,长江流域理论蕴藏量达30.5万兆瓦,年电量2.67万亿度,约占全国总量的40%;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28.1万兆瓦,年发电量1.30万亿度,约占全国总量的50%。

我国13个大型水电基地,约有近一半在长江流域。它们是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三峡、湘西等6大水电基地,其装机规模约占13个大型水电基地的60%以上。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装机占流域的87%;大型水电站数量多、比重大;空间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支流多于干流。大型电站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其中金沙江装机与发电量约占流域的近一半。

刘丹雅向记者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现状。她说,近20年来兴建了以三峡电站为代表的一大批水电站,乌江、汉江、清江、两湖水系等水电已基本开发完毕。正建和前期设计的主要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远景规划建设的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上游河段和虎跳峡河段梯级,雅砻江和大渡河的上游河段。预计到2020年后,长江流域建成发电的大型电站总装机将可达13.2万兆瓦,可提供的年电量约5600亿度以上。这样巨大的发电能力,将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能源支撑作用。

 

 刘丹雅说,长江流域丰沛的径流量和巨大的落差,使长江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电供电华中、华东和南方电网的广东等地区,按长江流域大型电站投产进度,到2015年可提供的发电量可以占到上述供电区需电量的12%,将成为这些地区能源供给的重要支撑。届时,长江流域的水电对电网供电量保障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挥水电在能源开发中重要作用

 

根据到2020年全国水电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目标,长江流域需加快西部区的水能资源开发,完成中部区剩余水能资源开发,使全流域的能源总量中水电比重达到25%。至2030年,西部区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力争全部开发,全流域的能源总量中水电比重保持在20%左右。

 

刘丹雅认为,水电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基础上,对能源可持续利用不利。对此,必须改善能源结构,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而大力开发水能是改变一次能源结构最现实的途径。长江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若将流域内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均折算成标准煤计算,水能将占长江流域能源资源总量的52%。而流域煤炭资源贫乏,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储量的11%。开发长江水力资源,以水代煤,对多保留有限的煤炭资源,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长江流域的能源资源构成特点来看,长江流域电力建设应优先开发水电,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华中地区水火并举,华东地区火电为主、水电配合。

 

除此之外,水电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作用也相当明显。中国的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中国能源发展应当走清洁、安全、高效、低碳的发展道路。水能资源是稳定的、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发展水电是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按长江流域大型电站发电指标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后,年总发电量可达5600亿度以上,清洁能源作用与燃煤电站比较,可以减少约2.35亿吨原煤,相当于减排4.4亿吨二氧化碳,143万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防止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其有效开发利用,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提出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在从事水利研究工作30多年的刘丹雅看来,合理开发和科学运用水能资源是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增加能源供应。为保障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中远期发展的主要新增能源。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水电仍是今后能源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承诺到2020年要把一次性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5%,从资源可靠性和技术经济性来看,开发水电也是必然选择。

 

长江流域目前已建、在建水电站年发电量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4%,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针对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水电基地建设,发展农村水电,争取实现到2020年流域水电总装机达22万兆瓦的目标。

 

其次,要优化水电站调度,协调各方面用水的需要。对水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在获取发电效益的同时,也能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友好。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建设运行以来,围绕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发挥工程在供水、水环境、水生态、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了大量的优化水库调度研究和实践,为其他水电工程做出了表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在初设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一、针对下游生活、生态、生产用水需要的下泄流量,采取分时段控制的调度方式。二、设置应对枯水和水生态突发事件的调度预案。三、实施有利于鱼类繁殖的蓄泄生态调度等。

 

随着长江流域水电站群的形成,科学调度运用水能资源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任务。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