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水电四局一特高边坡施工技术入选行业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来源:今日四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点击数: 46

近日,中国水电四局依托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形成的《特高边坡无排架梯段循环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入选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和新能源工程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这是继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第五届交通企业科技创新贡献成果”重点推广后被其他工程行业再次重点推广。

乌江白马枢纽工程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撑性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项目,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对打通渝东南和黔东北地区经乌江进入长江“最后一公里”,推动乌江航运全面复苏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特高边坡无排架梯段循环施工技术原理是提高机械化水平,边坡前缘提前开挖,永久边坡预留与设备站位相适应的作业面,利用高架钻机、湿喷台车、混凝土汽车泵等适应机具,减少常规边坡支护排架搭设工序,形成下一梯段钻爆施工,上一台阶利用高支架设备支护施工,达到边坡支护不搭设脚手架排架,提高开挖及支护工序衔接,使整个边坡施工作业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实现钻爆与支护协同同步施工。

该技术依托专用设备、机械化程度高,钻爆与支护的同步,工序衔接紧密,施工效率高,降低人员配置节约资源,并利于现场安全标准化创建。

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右岸导流明渠边坡设计高度288米,属于特高边坡,边坡开挖总量为1547万立方米,支护面积40万平方米,采取该技术右岸船闸及明渠边坡已高效、高质施工完成,施工过程无安全、质量等事故,实现了爆破与支护的同步及边坡无规模排架搭设,绿化环保建造。

经实践经济分析,100平方米可降低劳动力消耗3-5人,节约综合成本20元/平方米;同时依托工程建造已形成省部级工法1项,质量创新成果1项,获部级科技创新“贡献”奖1项;省部级QC成果5项;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2项,实用专利8项。

该技术适用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建筑、航运、矿业开采等相关行业的边坡施工,尤其是边坡开挖厚度不小于10米。该技术适对开发高边坡支护新型施工工艺,提升高边坡施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及标准化水平意义重大。

当前,该技术成果已被推广应用于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二期、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孟底沟水电站、河北尚义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水利、水电、抽蓄等工程边坡施工,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突出。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