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川流不息”水电反哺四川经济

来源:英大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点击数: 822

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开车半小时,就能看到一座70多米的铁塔在夏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银色光芒。

 

“这是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川1标段的52号塔基,是距离高县项目总部最近的塔基。”这个标段的项目经理吴劲告诉记者,目前标段正处于放线施工阶段,整个标段放线完成大约需要5个月时间。

 

溪浙工程是四川水电外送的大动脉之一,线路一头紧牵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之手,另一头则将接入我国最大的负荷中心—华东电网。2014年投产后,这条耗资238.55亿元的能源输送大动脉,将每年为浙江地区输送清洁水电约4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2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400万吨。

 

除了溪浙工程,四川电网目前已建成的外送通道有7条:±800千伏向上(复奉)线、±800千伏锦苏线、±500千伏德宝线以及与重庆联网的4回500千伏超高压线路,总外送电能力达1150万千瓦。

 

溪水潺潺

 

四川处于我国大陆地势上从第一级向第二级的过渡地带,地貌西高东低,以岷山、邛崃山、峨眉山为界,西部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原北部是青藏高原东缘,南属横断山脉北段,东部则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四川境内河流则以长江水系为主,这些河流及其支流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一泻而下进入四川盆地,造就了四川富甲天下的水电资源。据统计,四川1300多条河流中,拥有10万千瓦及以上蕴藏量的河流多达781条,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上,水电资源理论蕴藏总量为1.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7%左右,居全国首位。

 

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却是近30年的事情。

 

或许现在看来很难令人相信,于1921年筹建,1923年动工,1925年建成的四川第一座水电站—济和水力发电厂,装机规模仅为140千瓦。随后,四川水电便在遍地狼烟中艰难发展,历经28年,至1949年总装机容量(含重庆)仅为0.18万千瓦,发电量0.19亿千瓦时。

 

跬步千里。尽管四川水电发展初期非常稚嫩,但随着环境转好,解放后四川水电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49年到1981年,四川全省水电装机容量翻了1157倍,达到208.3万千瓦,年发电量也达到了76.71亿千瓦时。此期间建成的以映秀湾、渔子溪、龚嘴三座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水电建设提供了契机。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四川省规划在雅砻江、大渡河、岷江、金沙江等河流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实行大、中、小相结合,以大、中型为骨干进行流域滚动开发,并在四川建立起一系列水电基地。

 

截至2000年年底,四川水电装机容量已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达1100.83万千瓦,在全省的装机比重也达到了64.38%,位列全国第一。这20年奠定了四川水电大省的基础,而水电也反哺了四川经济,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这期间有一个水电站的建设直接将四川水电建设带入“百万俱乐部”。这就是建设过程中争议颇多的二滩水电站。

 

二滩风云

 

在二滩水电站正式立项(1991年)之前,尽管四川拥有大量的水电资源,但是限于资金和技术,最大的水电站规模也没有超过百万千瓦,大量的水电站规模集中在10万千瓦以下。由于四川水电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西部的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区,距离成都、德阳、绵阳等主要负荷中心均在600公里以上,沿途地势险峻,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困难。即便建设了大型水电站,发出的电就地难以消纳,向远方负荷中心输送又苦无通道。

 

二滩水电站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尴尬逐步建成的。

 

二滩水电站的建设过程漫长而波折,中间历经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是唯一一个与三线建设和西部开发都密切相连的项目。

 

上世纪60年代,为了给三线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攀枝花钢铁公司二期项目配套电力供应,提出了在距离攀枝花市30公里左右的二滩上马一个水电项目。

 

当时的想法十分单纯,二滩只是攀钢的配套工程。然而二滩水电项目的设想提出后,便遇到了“文革”。在那动荡的年代中,二滩水电项目一直停滞不前。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二滩水电项目的设想才重新启动。这时的四川经济发展迅猛,整体缺电严重。当时中国国际资讯公司在代表国家计委的评估意见中指出,“四川省电力供应非常紧张,发电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从1980年来的1∶2.7下降到1985年的1∶3.9,电力已成为四川省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用电,迫切需要新增相当规模的电站,才能扭转严重缺电的局面。”

 

此时,二滩水电项目的职能悄然从攀钢的配套工程转变为了解四川电力燃眉之急的大型电力项目。

 

但当时中国正处于高速变革时期,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再度粘滞住二滩项目前进的步伐。经过多方协调和艰苦的争取,这个20世纪我国单机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二滩6×55万千瓦的超大型水电站终于在1991年7月25日正式被当时国家计委批准建设。这个预计年发电量170亿千瓦时的大型水电站拉开了四川大规模开发水电的序幕。

 

然而,作为重点工程的二滩水电项目在设立之初并没有想到后来出现的送出问题。从当时投资办电的激励机制来看,电厂和电力局都会签订长期的协议,利用小时数和电价都非常明确,回报率通常都在15%以上。但是从1998年7月二滩水电项目第一台机组投产开始,两年的时间里送出电量一直没有超过50%。

 

根据二滩项目的最初规划,成都、南充、重庆是三个重点送电方向。但在历经十年建成投产后,重庆改为直辖市,需要削减送电量,南充跟广安用电分开,广安又新增了火电机组,消纳通道的三分之二都被堵上。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就曾表示,二滩水电站的电送不出去与当时西部地区电力负荷低,大型电站就地难以消纳,而各省电网互为独立,都愿意先用本省的电有关。

 

其实早在1982年9月20日,时任水电部副部长的李鹏就在《二滩水电站是解决四川能源的关键一着棋》的报告中提出,二滩水电站建成后,它的电力不仅可以就近满足攀枝花钢铁公司二期工程用电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高压输电线路把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送到成都、重庆等工业中心城市。

 

这样的构想基于当初四川薄弱的输电线路。在二滩水电站建设之前,四川的输电线路最高等级只有220千伏,二滩水电站建成后才开始有了500千伏超高压二自线(二滩—自贡)。随后相继有了自(贡)—渝(重庆)线,自(贡)—蓉(成都)线,南(充)—万(州)线(四川段),广(安)—南(充)线,江(油)—德(阳)线,紫(坪铺)—崇(州)—华(阳)线等一批骨干输电线路。

 

二滩水电发展是四川水电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正是有了二滩水电这个相对负荷有些“规模超大”的项目,才使得四川水电资源的影响范围逐步从四川省向周边扩展。

 

大江奔腾

 

新世纪来临之时,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建设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其中,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这条“西电东送”中通道建设,开启了四川水电开发的黄金20年。

 

2003年,《四川省“十五”电力规划调整意见》出台,全面启动“三江”水电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十五”后三年,在水能可开发量占全省80%的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开工建设瀑布沟、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溪洛渡和向家坝几座巨型水电站。同时加快建设紫坪铺、岷江上游等大中型水电站。四川数十条大中河流的开发都被纳入系统规划。自此,四川水电进入了全面大开发时期,各主要流域的水电开发公司纷纷组建,“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机制形成。

 

与此同时,随着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河流上的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超高压、特高压等一大批电力输出的重要配套工程也加快了建设速度,有效地保证了四川水电资源成功开发和电能送出。随着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顺利投运,四川电网与外省形成了“四交三直”联网格局。2012年,电力外送容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千瓦,全年外送电量达到262亿千瓦时。

 

而如今,二滩水电站作为四川和重庆两省市电网的最大电力电量供应商,也不再为水电送出而烦恼。经历了初期的亏损,电力体制的改革红利惠及这个几乎经历了整个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水电站。2009年二滩水电站的的发电量为150.52亿千瓦时,2010年为157.86亿千瓦时,2011年发电量为143.15亿千瓦时,实现利润5亿多元。二滩水电站的发电量基本稳定在140亿?150亿千瓦时。如今,二滩水电站的发电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的来水情况,送出的压力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四川水电发展的路还很长。截至2012年年底,四川已建成的水电装机总容量3932万千瓦,但也仅占全省技术可开发量的32.77%。接下来的十年,将成为四川水电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四川水电开发走向成熟的十年。

 

一路走来,四川水电的发展始终超越同时期电网的建设速度,推着电网不断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输电容量方向发展。如今,电网发展对于水电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界认同。伴随着四川水电大开发,四川电网下一个十年也将迎来一轮新的建设高峰。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